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女真族为什么叫女真 现在还有女真族吗,金国灭亡后 女真族人去 哪里了 现在还有吗

火烧 2022-08-05 17:17:51 1083
现在还有女真族吗,金国灭亡后 女真族人去 哪里了 现在还有吗 金国灭亡后 女真族人去 哪里了 现在还有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金朝灭亡后,女真人仍是散居于关东,分为建州、海西、野人

现在还有女真族吗,金国灭亡后 女真族人去 哪里了 现在还有吗  

金国灭亡后 女真族人去 哪里了 现在还有吗

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金朝灭亡后,女真人仍是散居于关东,分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现在仍有女真族人存在。

女真族现存地区

1、中国大陆

除女真族的直系后裔满族外,尚有:甘肃省泾川县泾河北岸尚存一女真族后裔群聚村落,全村约有3000余人,绝大部分姓完颜。村民都自称自己是女真人完颜部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女真习俗,例如每逢年节都要集体到完颜宗祠祭祖、跳萨满舞等。

据甘肃省政协主席张怀群和泾川县完颜满族联谊会会长完颜斌表示:据考证800多年前的金熙宗时期,泾川一带就是宗弼的领地。完颜宗弼死后,海陵王就杀了完颜宗弼之子完颜亨。亨的家人迁居在九顶梅花山下。金朝末代皇帝完颜承麟的墓也在那里。

河南共有5000多名姓完颜的女真后裔,分布在马铺、老庄、太清、贾滩、杨湖口等五乡九村,共750余户,近3000人。汝州市完颜庄、许昌县完门村尚有2000余人,是从鹿邑迁入的。

2、台湾

台湾有女真族的后裔,在彰化县福兴乡的“粘厝庄”,是台湾唯一的“生女真族”,彰化县福兴乡“粘厝”居民,经台湾省文献委员会证实,是由东北吉林附近,金朝时代开始向南迁,最后至台湾垦荒。

3、韩国

女真族为什么叫女真 现在还有女真族吗,金国灭亡后 女真族人去 哪里了 现在还有吗

国立嘉义大学教授王永一博士说,北朝鲜边境鸭绿江与豆满江在元明时期有称为西北面与东北面,即为女真族的聚居地区之一,其后裔大都融入为朝鲜民族,如韩国青海李氏始祖李之兰就是女真族酋长之一,曾率领一群女真族投效李成桂阵营,协助朝鲜王朝建国。

王永一博士也曾经于2002年拜访韩国青海李氏宗亲会及其李之兰后孙。韩国《朝鲜实录》记载最详尽。

扩展资料:

明崇祯八年(1635),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正式定族名为“满洲”,翌年改“大金”国号为“大清”,正是建立清王朝,当上了皇帝。历史上,任何一个新王朝的建立都要改元立号,本不奇怪,而皇太极的改族名立国号却别有深意。

首先将“大金”改为“大清”,是为了冲淡汉族人民历史上对金朝侵宋的沉痛记忆,从而引发的对后金的民族仇恨。同时,新族名和新国名还应符了阴阳家的五行说,因朱明王朝属火,原国号“金”正好犯了“火克金”的忌讳。

而新国名“清”和新族名“满洲”都带有水,应合“水克火、清灭明”的吉祥兆头,以次,向天下表明其问鼎中原夺取全国政权的信念和决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女真族

介绍下女真族 现在还有女真族吗? 哪个国家是女真族?

女真(或“女贞”),亦作“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肃慎”, 汉-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唐称“靺鞨”,辽-金时期称“女真”,清朝以后,“女真”称为满族。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五部无闻。” 中国历史上“女真”建立的政权 -------------------------------------------------------------------------------- 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 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 1644年女真人(满族)入主中原,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女真族是我国现在的什么民族

  女真族即现在的满族。

  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隋称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宋朝人说女真族“本名朱里真,番语。讹为女真”。可见,朱里真是汉名。为避辽兴宗耶律真的讳,改称女直,也写作女质。女真族一名,最早出现在7世纪。元朝文献中的女真族,有女直、水达达、吾者野人、乞列迷、骨嵬等别称。蒙古语中称女真为阿勒坛,谓金帝阿勒坛汗,它本是全体女真人的族称。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皇帝朱棣派人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招抚女真族。女真,原作“朱里真”,又作“朱里扯特”、“主儿彻惕”、“主儿扯惕”、“拙尔察歹”,满语称之为“珠申”、“诸申”。明朝中后期中原人称之为鞑靼、鞑虏、北虏等,其军队被称为虏兵。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改族名女真为满洲的命令,从此,满洲的名称正式出现。

女真族和满族是什么关系?

1、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努尔哈赤为建州女真首领,其子皇太极改女真为满州族,后自称为"满族";

2、女真只是一个庞杂的民族集合体的概称,类似于突厥系,分支众多,而满族特指皇太极系;

3、皇太极改族名原因:第一,清朝统治者对于自己的先人曾受到明朝的统治,十分避讳;第二,古代汉人对女真族有普遍的仇恨心理,因为女真所建立的进政权,经常下南掠夺百姓,为了避免汉人的仇恨,缓解国内的矛盾,因此皇太极将“女真”改为“满洲”。

扩展资料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 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11世纪向契丹称臣。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完颜绥可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其子完颜石鲁作酋长后征服了附近部落,成立了部落联盟。石鲁之子完颜乌古乃又合并了许多部落。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并驱逐契丹的统治,建立金朝。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元朝政府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设斡朵里、胡里改、桃温、脱斡怜、孛苦江五万户府,管辖当地女真人和水达达。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 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为满州族。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

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辛亥革命之后,清廷覆亡。

满族人口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满族是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满族岁时风俗,多与汉族相近,但又保持着不少满族特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清朝

女真族现在到底是什么怎么没有了?

女真族别称女贞与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 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11世纪向契丹称臣。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生女真分为几十个部落,其中完颜部较大。11世纪初,完颜绥可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其子完颜石鲁作酋长后征服了附近部落,成立了部落联盟。石鲁之子完颜乌古乃又合并了许多部落。 1113年,乌古乃之孙完颜阿骨打继立,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并驱逐契丹的统治,建立金朝。国号为“大金”。起先,女真人保持着在现代中国的东北的狩猎的生活方式,兼有渔猎、农耕和畜牧。除此之外,在都市里保持着军队的生活方式。最后被准许和其他种族通婚。而金朝的统治者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 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元朝政府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设斡朵里、胡里改、桃温、脱斡怜、孛苦江五万户府,管辖当地女真人和水达达。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4] 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称为“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为满州族。 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 到现代,女真族直系后裔为满族。其余后裔在中国、中国台湾、韩国等地还有不少人口。 中国大陆——除女真族的直系后裔满族外,尚有:甘肃省泾川县泾河北岸尚存一女真族后裔群聚村落,全村约有3000余人,绝大部分姓完颜。村民都自称自己是女真人完颜部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女真习俗,例如每逢年节都要集体到完颜宗祠祭祖、跳萨满舞等。 据甘肃省政协主席张怀群和泾川县完颜满族联谊会会长完颜斌表示:据考证800多年前的金熙宗时期,泾川一带就是宗弼的领地。完颜宗弼死后,海陵王就杀了完颜宗弼之子完颜亨。亨的家人迁居在九顶梅花山下。金朝末代皇帝完颜承麟的墓也在那里。 河南共有5000多名姓完颜的女真后裔,分布在马铺、老庄、太清、贾滩、杨湖口等五乡九村,共750余户,近3000人。汝州市完颜庄、许昌县完门村尚有2000余人,是从鹿邑迁入的。 鹿邑女真后裔本为完颜氏,后改姓完氏。据《完氏宗谱》记载,他们是明朝万历年间从安徽肥东迁徙而来的。元末明初,宗弼后代完颜佩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因战功被封为“女真将军”,封地在潞州(今安徽肥东,现有完颜牌坊村)。明万历年间,完颜佩的10世孙完颜必重由肥东赴京赶考中得探花,为官河南,落户鹿邑。 台湾——在彰化县福兴乡的“粘厝庄”,是台湾唯一的“生女真族”,彰化县福兴乡“粘厝”居民,经台湾省文献委员会证实,是由东北吉林附近,金朝时代开始向南迁,最后至台湾垦荒。在福兴乡粘厝村的四、五百户人家,其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粘姓,[50] 因此外人称为“粘厝村”,或“粘厝庄”。“粘厝”就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后代子孙。而粘姓始祖为粘罕,国立台湾大学教授王德毅博士说:女真部族进入中原后,逐渐汉化,纷纷改姓,“完颜粘”这一支系,却以名为姓,此为粘姓的由来。这支粘姓女真族原先住在东北吉林附近,金朝时代迁到河南宜阳,山东莱阳一带到了第八代,其中一支为了逃避元末战乱‧始迁到福建泉州府晋江县衙口镇一带,与清初名将施琅的先世宗族,比邻而居,粘、施两族因而通婚,一直到18世纪,清廷鼓励移垦台湾,粘姓二十二代子孙粘萼,率领部分族人东迁台湾鹿港西南海边,当时一片荒凉,后来子孙繁衍,粘姓多了,就以村中居民姓氏,命名为粘厝,而今分为“顶粘”和“厦粘”两村。 依据国立嘉义大学教授王永一博士长期对中韩边境的女真族研究而分析说:当然,台湾境内也有许多非粘姓的女真族后裔,也自认非满族的女真族后裔,以及非满族的锡伯族后裔。 韩国——北朝鲜边境鸭绿江与豆满江在元明时期有称为西北面与东北面,即为女真族的聚居地区之一,其后裔大都融入为朝鲜民族,如韩国青海李氏始祖李之兰就是女真族酋长之一,曾率领一群女真族投效李成桂阵营,协助朝鲜王朝建国,王永一博士也曾经于2002年拜访韩国青海李氏宗亲会及其李之兰后孙。韩国《朝鲜实录》记载最详尽。

宋朝时的女真和契丹都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宋代的女真是现在的满族,宋代女真建立了金国,后来金被蒙古所灭。到了明朝后期,努尔哈赤重新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朝。为了减少汉人对他们的敌视态度,后金改名为清,女真改为满。

契丹族大部分融入汉族,少部分融入了女真、蒙古、以及部分西迁成了回族。

女真族现在叫什么族?

  女真族现在叫满族。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隋称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宋朝人说女真族“本名朱里真,番语。讹为女真”。可见,朱里真是汉名。为避辽兴宗耶律真的讳,改称女直,也写作女质。女真族一名,最早出现在7世纪。元朝文献中的女真族,有女直、水达达、吾者野人、乞列迷、骨嵬等别称。蒙古语中称女真为阿勒坛,谓金帝阿勒坛汗,它本是全体女真人的族称。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皇帝朱棣派人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招抚女真族。女真,原作“朱里真”,又作“朱里扯特”、“主儿彻惕”、“主儿扯惕”、“拙尔察歹”,满语称之为“珠申”、“诸申”。明朝中后期中原人称之为鞑靼、鞑虏、北虏等,其军队被称为虏兵。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改族名女真为满洲的命令,从此,满洲的名称正式出现。也就是现在的满族。 女真(23)族人(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