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起源的因素 城市的历史起源
城市的历史起源
1.古代城市的由来
根据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史实所表现的情况看,我们认为:城市,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从萌芽到形成,即城与市有机地结合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诞生,在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一,乡村式城堡阶段,大约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初,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军事及其他防御功能;其二,城、市分离阶段,大致从夏初到西周前期,城的政治功能等与市的经济功能等是各自分离、独立的;其三,城、市结合一体化阶段,从西周开始,城与市在逐渐有机地结合以后所表现出的集合性特点与综合性功能日益显现。
在此,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城、城堡、城邑、都邑这些相对的单概念与城市这个复合概念完全不同,不仅其形成过程中在时间上表现为先后不一,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不同的地理实体存在着明显的“质”的差异。
2.1、请简述我国城市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并列出不同时期典型旅游城市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位于长江、巢湖流域的安徽含山凌家滩原始部落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约5500年。考古专家认为,凌家滩在远古时期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初步形成规模,并具备了初级的城市规划水平。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丹土村,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黄河流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据传夏的第一个统治者禹,在嵩山之阳修筑城池,建立了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作为都城。夏王朝实施的分封制,使封侯逐渐具备了影响管理分封地域的能力,纷纷筑墙围城,由此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建立了很多作为统治中心的早期城市,形成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建城高潮。
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史料记载当时已经有了100多座城市,分布范围从黄河两岸向南向北扩展。现在长江流域许多著名城市,如苏州(吴)、成都(蜀)等,就是诞生在这一时期的。《史记》记载,当时的齐国国都临淄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该城由大、小两城相套构成。大城为不规则的方形,城围约12公里;小城是宫殿区,位于大城的西南角,呈长方形,南北、东西长各约1.8公里和1.23公里。有7万多户居民,人口约在20万人以上。
学术界一般把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即: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元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
(1)秦、汉时期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各行政中心都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城市,建立起全国范围内从上到下的统治中心——城市系统。秦始皇强化中央集权,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广修道路,沟通各地陆路交通,这些措施对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秦朝鼎盛时期约有800到900个城市。首都咸阳的人口规模达80万之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2)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该时期城市的空间分布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推进,拓展了沿运河、长江两条城市的发展轴线。东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汉族大量南迁与汉族政权南移,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梁武帝时(公元502~548年),建康(今南京)“城中二十八万余户,东西南北各四十里”,总人口逾百万,是我国都城发展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隋、唐时期隋唐两代是中国城市迅速发展的时期。隋统一中国后,开辟运河贯通南北,密切南北两大区域的经济联系,为城市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大运河沿岸,因南北航运而使一批运河沿岸城市兴起,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在当时并称为“四大都市”。
(4)五代、宋、元时期该时期城市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达40多座。中国目前的历史名城大多都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时期出现大的转折。北宋以前城市“坊”、“市”分区,即住宅区和商业区严格区分。北宋时,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坊”、“市”界限被打破。北宋都城汴梁(开封)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汴梁位于黄河与大运河的交汇点。
(5)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城市向近代城市过渡的时期。明代全国共有大中城市100多个,小城镇有2000多个。特别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地建设了北京城。成为中外历史上的经典的城建之作。明、清两代出现一批专业化的著名城市。如以陶瓷业为主的景德镇,在明时人口已达10万,清初已扩大到方圆10余里。清代画家徐扬的《盛世滋生图》所描绘的就是乾隆时期苏州城外塘路市面的繁华盛况。
3.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包括了哪些内容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历史学家、城市社会学家刘 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名著。
1961年由 纽约哈库尔特、勃雷斯与耶伐诺维契出版公司发行。 此书从城市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前景描述了人类社 会五千年的城市发展史。
翔实地剖析了史前、两河 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城市文明;中世纪基督 教城市文明;文艺复兴、巴洛克城市文明;近代工业 文明与20世纪现代城市文明。 从宏观和多视角的 层面,将各个时期城市的政治、宗教、经济、社会、环 境、生态、文化、艺术等历史性变革与城市的性质、规 模、结构、形式和设施等的演变和发展结合起来,从 而揭示这两方面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书中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缺陷以及城市的衰退与危机。 描绘了 城市与人类文明的未来前景,企图在革新资本主义 国家的政治秩序、创立平衡的经济模式和发展生态 文化的前提下,完善城市物质载体的区域网络结构 体系,建立区域性城市,使城市本身成为改造人类、振兴文化的主要场所。
4.简述城市的由来及城和市的涵义
城市
城市也叫城市聚落,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
“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
城市具体形成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的城市多见于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如天津起源于天津卫;而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城市的形成,无论多么复杂,都不外乎这两种形式。
学术界关于城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1.是防御说,即建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
2.是集市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的农产品、畜产品,需要有个集市进行交换。进行交换的地方逐渐固定了,聚集的人多了,就有了市,后来就建起了城;
3.是社会分工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一个民族内部出现了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需要有个地方集中起来,进行生产、交换。所以,才有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按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分为集市型、功能型、综合性、城市群等类别,这些类别也是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任何城市都必须经过集市型阶段。
集市型城市:属于周边农民或手工业者商品交换的集聚地,商业主要由交易市场、商店和旅馆、饭店等配套服务设施所构成。处于集市型阶段的城市在中国主要有集镇。
功能型城市:通过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优势产业的集中,开始发展其特有的工业产业,从而使城市具有特定的功能。
综合型城市:一些地理位置优越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城市经济功能趋于综合型,金融、贸易、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得到发展,城市的集聚力日益增强,从而使城市的经济能级大大提高,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大都市”)。
5.求28个城市地名来历
1.济南的由来: 济水之南
2.烟台市,因有烟台山而得名,且源远流长。
3.沈阳的由来:沈水之北谓之沈阳。过去人们把浑河称为沈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因其座落在浑河北面,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叫沈阳。
4.鞍山的由来:鞍山之名源于明代鞍山驿堡,取名于南郊的马鞍山。因为此山很像摘下来的鞍子。
5.哈尔滨:晒鱼场,满语。
6.大庆:59年建,正好是建国10年大庆。
7.天津:天子赐名,意为天子经过多渡口,天津卫还有保卫的意味。
呼和浩特:浩特是城市的意思。整体是蓝色的天城之意。
8.开封:开拓的疆土,春秋时期,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筑城,定名开封,取开拓疆土之意。此地在战国时期为魏国都城,称大梁。由古代的国都到今天的城市,开封的奇迹在于城址始终不变,地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两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
9.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
10.唐山:割据的地盘,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明宗李嗣源带兵在冀东一带作战,曾屯兵在现唐山市内的大城山上,并在山上修筑了200余丈的一座石头城,取名“大城山”。李嗣源取后唐的“唐”字,称这座山为“唐山”。
11.石家庄的名称来源于石家庄村。
12.重庆:双重的喜庆,800多年前,重庆叫恭州,宋朝恭王在此先封王,后称帝,是双重喜庆,故改此地为重庆。
13.深圳:圳是指“田边水沟”,“深圳”就是“深水沟”。
14.广州:公元226年,孙权为便于统治,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广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厅,特指广州这座城市。
15.福州:因州城西北有福山,遂改名为"福州"。
16.厦门:“门” 是地名的通称,指江河入海处有山崖的地方。由“下门”变为“厦门”,是文人雅化的。
17.绍兴:南宋赵构皇帝公元1131年逃至绍兴(那时是越州)觉得心情很好,江山会被收复,所以有了一句“绍祚中兴”,并改元为绍兴,而越州也就成了绍兴城。
18.宁波: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避国号讳,改称宁波府。
19.西安: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第二年春,大将军徐达攻下奉元路,将奉元路改名为西安,就是安定的大西北的意思。
20.兰州:由城南的“皋兰山”得名。由于古人约定俗成的省略方法,皋兰一词去“皋”留“兰”,得名兰州。
21.酒泉:是以泉命名。
22.成都:出自刘备:“一年成市,三年成都”。
23.自贡:取自流井和贡井之合称名曰自贡市。
24.南京:南方的京都,朱元璋定都改的名。
25.苏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鱼米之乡,苏字的翻体字是苏。
26.南昌:南方昌盛或者昌大南缰的意思。
27.太原:原,指宽广平坦的地形,太,古通“大”。
28.长沙:根据古天文学的星宿定位,轸宿位于荆州上空。轸宿旁边有个附属于它的小星,名叫长沙星,是因长沙星得名。
你是?
我和你有一样的作业
6.城市的来历
[转载]城市简称由来 北京市 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
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
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
简称京; 天津市 简称津,意为天子渡过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 上海市 沪 上海原来是捕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编成,插在水中),后来邕改为沪,所以上海简称沪 重庆市 渝 因在此入长江的嘉陵江古称渝水,隋文帝杨坚遂于开皇三年(583年)在这里设置了渝州,是为重庆简称“渝”的由来; 河北省 冀 古为冀州; 山西省 晋 春秋时属晋地,故简称晋; 辽宁省 辽 位于中国东北辽河下游,因辽河南得名,简称辽省; 吉林省 吉 位于松花江上游,满州语称「沿江」为「吉林乌拉」,即沿松花江的意思,故简称吉省; 黑龙江省 黑 北部有名河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省; 江苏省 苏 位于长江下游,旧称江宁、苏州二府,现取二府首字为名,而简称苏省; 浙江省 浙 位于中国东南部、属沿海省份之一,浙江省因最大河流浙江而得名,浙江就是富春江,简称浙省; 安徽省 皖 位于长江下游,旧称安庆、徽州二府,今以二府首字合称,安徽省内有皖山,而在春秋时该地曾为皖国,故简称皖省; 福建省 闽 秦代时划为闽中郡,五代时属闽国地,简称闽省; 江西省 赣 赣江贯穿全境; 山东省 鲁 春秋齐国和鲁国所在地; 河南省 豫 古时为豫州; 湖北省 鄂 古代时为楚、鄂王封地,简称鄂,清朝时省会武昌属鄂州管辖; 湖南省 湘 就是因为湘江; 广东省 粤 春秋时属百粤地,今简称粤省; 海南省 琼 唐朝贞观五年(西元631年)增设琼州,海南简称“琼”即据此而来; 四川省 川、蜀 古巴蜀国所在地; 贵州省 黔或贵 秦时为黔中郡,亦称黔省; 云南省 滇或云 因为在云岭以南而得名。 相传汉武帝时有人在白崖看见彩云,派人追彩云到这里,因为设立的县在彩云的边,所以叫云南,简称云。
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 陕西省 陕或秦 位于黄河中游,宋代以后称?西路而得名,简称?,古代时是秦国领土,又简称秦; 甘肃省 甘或陇 位于黄河上游。
旧日为甘州、肃州二府在地,今称由二府差首字而来。因此处陇山之西,又称陇省。
(甘、肃二府为今之张掖、酒泉); 青海省 青 以青海湖得名; 西藏自治区 藏 元朝、明朝称西藏地区为乌斯藏,「乌斯」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因为它在中国西部,称西藏。
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简称桂;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清朝时,为区别外蒙古,习惯上称为内蒙古。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
简称内蒙古;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取夏地安宁的意思,因此叫宁夏。 1928年设宁夏省。
1958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公元前一世纪起,成为汉王朝的一部分,因为是新开辟的疆土,习惯上称新疆。解放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香港特别行政区 简称“港”。
因它原就是一个渔港及香料进出口港, 因而得名; 澳门特别行政区 简称澳,最早记载於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此后还有“濠江”、“海镜”、“镜湖”等多个别名。 约四、五百年前,澳门蚝产丰富,南北两海湾,水静湾圆,有如明镜。
后来澳门又称作澳,即“泊囗,外国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各诸侯国认为“蚝镜”就是“澳”,所以又把澳门称作“蚝镜澳”,又因为当时澳门地属香山县,也称为“香山澳”。
台湾省 台 因南部台地中的番社大湾而得名,简称台。 。
7.城市的别称及来历
钢都
鞍山
在辽宁省东南部,附近有丰富的铁矿,很早就发展了钢铁工业,建国后已成为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我国最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
泉城
济南
位于黄河下游南岸,地下水丰富,城内有许多泉水出露,故有“泉城”之名
九省通衢
武汉
位于长江中游,与汉水交汇处,是我国中部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扼长江及其支流航运的要冲:古代就有“九省通衢”之称
陶都
宜兴
在江苏省南部,是我国最重要的陶器产地,所产陶器和景德镇瓷器同样驰名世界
瓷都
景德镇
在江西省东北部,是我国生产精美瓷器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城市,历来享誉中外
花城
广州
气候炎热,长夏无冬,植物可全年生长,繁花似锦,故有“花城”之称
山城
重庆
位于嘉陵江和长江会合处,市区依山而筑,故有此名
春城
昆明
在云贵高原西部,地势高,夏季不热,冬季又因处在昆明静止锋西侧,受暖空气控制,温暖多晴,因此气候四季如春,故名春城
日光城
拉萨
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长,故有日光城之称
火州
吐鲁番
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这里地势很低,气候干燥、夏季气温极高,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区,自古就有“火州”之称
草原钢城
包头
在内蒙古高原草原地带,由于附近发现了丰富的煤铁资源,建国后在此建立了大型钢铁企业一包钢,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
8.中国的历史起源
[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 》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之一
华夏之根”,是说山西运城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中华、华夏的称谓都源于运城。1989年全国高考曾出过这类试题。在垣曲县出土的中华世纪曙猿化石和在西侯度出土的烧骨,是世界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起源和用火的实证。史学家早已认定,蚕桑、农耕、盐业以及琴诗书画、衣食住行也大都起源于运城。尧、舜、禹等先祖们活动的核心区域也在运城。全市现存的古建筑就达1600多处,仅国保文物就有44处,是全国为数不多、名副其实的古代文明博物馆。 尧 舜 禹也是运城的。
“诚信之邦”,是说运城是“诚信之神”关公的老家故土。关公的“忠义仁勇”和“诚信”精神已经影响了中国千百年,而且已成为世界崇尚的道德信仰。弘扬关公精神,打造诚信运城”已成为独一无二的特色魅力,并在海内外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关羽生于运城海州平常村,那里还有唯一的关羽真相!
大运之城”,是说运城自古就是盐运之城和生财致富之城,加上现在又是山西乃至全国的粮棉果菜畜和新兴的工业基地。
9.“城”字的由来
城Chéng 释义 ①城市,跟“ 乡” 相对:城镇;京城;城乡物资交流。
②古代为防御而修建的墙:城墙;万里长城;众志成城。 ③城墙以内的地方:城区;东城。
④以某一方面经营为主的大型服务实体或专业市场,如装饰城、家电城、娱乐城等。 【城市】chéngshì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例句〗我爱这座美丽的城市,它是我成长的乐园。 更多信息—— 城 会意。
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城,所以盛民也。
――《说文》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使老弱女子乘城。
――《史记田单列传》 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
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 城为保民为之也。
――《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唐李白《送友人》 又如: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 【城邦】古代奴隶制城市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农村构成。
以前8世纪左右的古希腊的城邦最为典型。通常实行奴隶主的贵族政治或民主政治。
【城堡】堡垒式的小城。 【城池】城墙和护城河。
也指城市。 【城府】旧指城市和官署。
比喻待人接物的心机:~很深、胸无~(指为人坦率)。 【城郭】泛指城市。
城:内城的墙。郭:外城的墙。
【城隍】 ①指护城河。 ②道教所信奉的管理城市的神。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用护城河里的水来救火,水干了,鱼也就死了。比喻无故受牵连而遭受祸害或损失。
【城阙】城门两侧的望楼。引申指京城、宫阙。
【城市】人口集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聚集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历史上手工业和农业分离、阶级和国家出现时产生的。
现代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城市规划】城市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内容包括: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项建设。 【城市化】指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也包括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又称城镇化。
【城市贫民】城市中无固定职业,依靠自己劳动为生的贫苦的人。 【城下之盟】敌军兵临城下被迫签订的条约。
后泛指被迫所签的屈辱性条约。 城(city wall ),围绕城邑建造的一整套防御构筑物。
通常也指边境的防御墙和大型屯兵堡塞。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①城墙。
古称墉。墙体土筑,断面为梯形,其高宽比例各代有所不同。
南宋以后为防御炮火,墙身采用砖石包砌,个别的还用糯米灰浆砌筑。②城门。
城楼下的夯土墩台,用木柱、木梁为骨架,构成平顶或梯形顶的城门道,台顶上建木构城楼(一至三层),居高临下,便于镃望守御。③马面。
墙体向外突出的附城墩台,每隔60步筑一座。在相邻马面间可布置射击网。
④城壕。即护城河,无水的称隍。
一般阔2丈,深1丈,距城30步左右。 各市之城 北京——紫禁城 上海———申城 重庆———山城 南京——石头城 广州———花城/羊城 长沙———星城 武汉———江城 郑州———绿城 昆明———春城 成都———蓉城/锦城 哈尔滨——冰城 济南———泉城 拉萨——日光城 福州———榕城 开封———河城/菊城 厦门———鹭城 苏州———水城 西宁——石堡城 呼和浩特———青城 漳州———果城 抚顺———煤城 大庆——石油城 深圳———鹏城 湘潭———莲城 玉门———油城 洛阳——牡丹城 自贡———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