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无心之言是什么意思 静读《资治通鉴》|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静读《资治通鉴》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 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 ”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
静读《资治通鉴》|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 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 ”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 疵谓智伯曰:「 ”韩、魏必反矣。”智伯曰:「 ”子何以知之?”疵曰:「 ”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 ”此夫谗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疵入曰:「 ”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 ”子何以知之?”对曰:「 ”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疵请使于齐。 故事背景:当年赵简子让尹铎将晋阳打造城赵家的「 ”屏障”,并嘱咐儿子(赵襄子)在危机关头要信任尹铎并以晋阳为赵家归宿。尹铎领命后,在晋阳轻徭薄赋,老百姓都很感戴赵家的恩德。赵襄子在被智瑶带领的联合军队时,谨遵父训逃到了晋阳,于是有了三家灌水围晋阳的故事。 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的军退保卫晋阳后引水灌城。晋阳城只剩六尺墙头还没被淹没,城内锅灶被泡塌以致引来青蛙,如此情境下,晋阳百姓仍没有背叛赵家之意。 智瑶要去视察晋阳城被淹的情况,便让魏桓子为他驾车,让韩康子站在右边护卫。 智瑶看到晋阳水势后,感叹说:「 ”我今天才知道水是可以让人亡国的啊。” 听到智瑶的话后,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则回踩了一下魏桓子脚背。这哥俩干嘛呢?原来,如果采用围城灌水的战法,汾水可以用来淹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能淹了韩国都城平阳。 魏桓子和韩康子之间隐秘的肢体语言躲过了智瑶,却被智家谋士絺疵(chī cī )敏锐地察觉了。 絺疵对智瑶说:「 ”韩、魏两家一定会反叛您的。” 智瑶问:「 ”你怎么知道他们要反叛我?” 絺疵说:「 ”从人性、人情上揣摩,就足于知道。我们集合韩、魏两家的军队来围攻赵家,赵家覆亡后,韩、魏两家被灭也是迟早的事。现在我们三家相约灭赵以瓜分其地,晋阳城只剩六尺还没被水淹没,城内粮草将尽,破城指日可待。胜利在望、肥肉已到嘴边了,而韩康子、魏桓子两人不仅没表现出高兴的神情,反倒是面有忧色,这说明他们已经识破机关,下来如果不反叛您,难道做待宰羔羊不成?” 第二天,智瑶把絺疵的话告诉了韩康子和魏桓子,估计是想察言观色试试两人。韩、魏哥俩强作镇地,说:「 ”一定是有小人为赵家游说,这是离间计啊,目的是让主公您怀疑我们韩、魏两家而放松对赵家的围攻。我们两家怎么会蠢到放着就快到手的赵家田地不要,而去做背叛您这种危险却必然失败的事呢?” 韩康子和魏桓子出门后,絺疵走进来说:「 ”主公您为什么把我的话告诉他们俩呢?” 智瑶反问:「 ”你咋知道?” 回答说:「 ”我见他们认真看了我几眼后又急匆匆地离开,说明他们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 絺疵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请智瑶重视保密工作。 然而,智瑶却丝毫没有改正的意思。于是,絺疵请求智瑶让他出使齐国。 品《鉴》 1 当初赵简子将晋阳打造成赵家「 ”保障”之地的战略,终于派上了用场。晋阳城被灌水围困,晋阳百姓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不背叛赵家。人心,确实是最大的政治,此言不虚。 只是,赵家其它领地的百姓,就不应该享受和晋阳百姓同等的政策待遇吗?赵家为什么不能在领地内全覆蓋实行类似晋阳政策呢? 也许是因为在群雄争霸的年代,长子城坚固的城墙和邯郸城充实的仓库是维系赵家存续的必需,赵简子不得不牺牲部分城池百姓的利益······ 也许赵简子根本就不在乎百姓,民心只是他利用的工具,晋阳这一步棋,只是他出于战略远见,为家族买下的一个重疾险······ 民心向背这笔账,任何时候都值得认真算,只有以「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情怀、格局和气度,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长治久安的真正王道。 2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霸凌他人,迟早被人霸凌。 当初智氏族人智果评价智瑶「 ”不仁”,确是慧眼识人。智瑶主政晋国后,仗着自己在四大家族中实力最强,常常对其他卿大夫颐指气使。在围困晋阳时,智瑶去视察晋阳城的水浸情况,便让同是卿大夫的魏桓子和韩康子分别给他当司机和保安。 人心都是肉长的,己所不欲而强施于人,人家当场翻脸还好,毕竟自己能有所警醒,就怕人家心里暗暗不爽,那便可能惹来后患无穷······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任何时候都要头脑清醒,不能膨胀。 3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智瑶看到水淹晋阳的情境后,感叹「 ”水可以亡人之国”,却不知此话正中韩康子和魏桓子的痛处,因为他们两家的都城旁边也都有河。在韩康子和魏桓子看来,这智瑶尝到了水淹晋阳的甜头,如果下次要挟韩、魏两家而不成,也搞水淹战术,那到时自家灶台上也是会有青蛙游泳的啊。 所以说,不经意间的话,常常伤人最深。谨言慎行,道理简单,做到却不容易,尽管不容易,但还是应时时觉察,努力践行。 4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更强大的敌人面前,合作与结盟是很自然的选择。就像在《权力的游戏》中,面临异鬼大军,斯诺和野人族选择结盟,七国之间也会合作。晋阳的危险境地和智瑶对韩、魏两家的实质威胁,让韩康子和魏桓子有了唇亡齿寒和惺惺相惜之感,两人的「 ”肢体交流”为后来的合作抗智、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5 「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这是《周易·系辞》上的经典名言,大意是说:祸乱的根源往往由言语引发的。国君说话不慎密则会失去臣子的信任和拥护,臣子说话不慎密则会惹祸上身,重要机密的事情不慎密则造成祸害。所以,君子处事说话谨守慎密,不乱出去,也就不会乱说话。 絺疵很犀利,是个合格的谋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知道别人知道他知道别人的心思。 然而,智瑶却把他卖了,还卖了不止一次。 于是,被上司寒到心窝里去的絺疵,最终也和智果一样,选择了离开——出使齐国,虽然没有智果改姓那么彻底,但也是对「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又一次注脚。 智瑶身边,其实一直不缺忠诚的谏士,仅仅《资治通鉴》里就交待了三位——智果,智国和絺疵。然而,他们对智瑶的关键建议,智瑶都没能听进去。刚愎自用要不得啊。 读《资治通鉴》,养心、养性、养智慧。 不慌张,慢慢来,静心品《鉴》,遇见更好的自己。 欢迎关注「 ”清心读史”,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很赞哦!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