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 石榴的历史和规模

火烧 2021-05-15 06:14:55 1070
石榴的历史和规模 一、石榴有多久的历史石榴原名安石榴。据史载,约在公元二世纪,石榴产在当时隶属中国王朝的西域之地—安国和石国(今乌兹别克的布哈拉和塔什干)。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才将其引入内地。这其中还

石榴的历史和规模  

一、石榴有多久的历史

石榴原名安石榴。据史载,约在公元二世纪,石榴产在当时隶属中国王朝的西域之地—安国和石国(今乌兹别克的布哈拉和塔什干)。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才将其引入内地。这其中还有一段优美的佳话。

张骞到达西域安石国以后,在他住的房子门前,有一颗树繁花怒放,色艳如火。张骞甚为喜爱,经常站在其旁观赏,后经打听得知是石榴树。后来天旱了,石榴花叶日见枯萎。张骞不时担水浇灌,从而使其枝叶返绿,榴花复艳。

张骞完成使命回中原时,安石国国王赠金送礼他皆不要,却请求带回那棵石榴树,国王欣然应诺。不幸的是张骞在归途中遭匈奴人拦截,在冲杀中将那棵石榴树失落了。当张骞人马到了长安,汉武帝率百官出城迎接。正在此时,只见一位著红裙绿衣的妙龄女子,气吁吁、泪滴滴,向张骞奔来。

汉武帝及百官皆惊,不知出了何事。张骞定睛一看,也大吃一惊,这不是在安石国下榻时被自己哄出门的那位姑娘吗?原来,张骞起程的前一天夜里,他的房门被轻轻叩开,只见那位姑娘正向他施礼,请求与恩人一同前往中原。张骞一时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暗想必是安时国的使女想随自己逃往中原。自己身为汗使,不能因此惹出祸端,于是将其劝出门外。不想今日她又追来。张骞问道:“你不在安石国,千里迢迢追赶我们究竟是为何?那姑娘垂泪回答:“奴不图富贵,只求回报浇灌之恩,中途遭劫,使奴未能一路相随。”言罢忽然不见,旋即化为一棵花盛叶茂的石榴树。张骞恍然大悟,向汉武帝禀报了在安石国浇灌石榴树的事。汉武帝大喜,命花工将其移植到御花园中,从此中原大地就有了石榴树。

潘岳在咏石榴的赋中写道:“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滋味浸液,馨香流溢。”

石榴全身是宝,其花、叶、果实、果壳、根皮均可药用。石榴花“阴干为末,和铁丹服一年,变白发如漆”,可见其有乌发之功,但更多的是用石榴花止血。民间常用石榴叶来治疗跌打损伤,以叶捣敷受伤处。石榴的果实红如玛瑙,白若水晶,其味清甜可口。石榴根皮能杀虫,石榴果皮酸涩,可以止泻痢。如使用的恰到好处,石榴是一味有效的民间单方。

二、石榴的栽培历史

又称安石榴,观赏品种称花石榴,食用品种称果石榴,安石榴科落叶灌木。高可达2一3米,盆栽很少超过2米,幼枝四棱,顶端小枝刺状。叶对生,倒卵形至披针形。花单生或丛生于枝顶或叶腋,花尊及肥大的下位子房红色或白色,吐花前很美,花单瓣或重瓣,朱红、大红、黄或白色,子房膨大后,外果皮红或白色,经久不落。石榴是中国传统的观花、赏果和食用的植物。

(2)栽培要.点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 石榴的历史和规模

温度:喜温和气候,越冬最低温度0一50C。华北地区冬季稍加保护即可越冬,盆栽的可放在冷室,地栽可给予包裹防冻。

光线:喜充足阳光,春夏秋季在室外阳光下栽培。

水分:生长期盆土中保持充足的水分,但防止积水。冬季停止浇水,盆土不干即可。

空气湿度:夏季高温时期可以向叶面喷雾。

繁殖:春季用枝条扦插法、压条法繁殖。

三、石榴的原产地

在伊朗。

我国种植石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中期石榴就从西域传入我国。

据有关专家考证,石榴的原产地在伊朗的扎格罗斯山。这里正是古代的“安息国”。

“安石”即“安息”(今伊朗)之音变,安石榴由此而得名,后来简称为“石榴”。西北农业大学孙云蔚教授等人根据很多古代文献资料,经考证认为,石榴首先传入我国的新疆,汉代传入陕西,再从陕西传布全国各地。

史书载:“有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种以归,名为安石榴。”石榴传入我国的初期,成为奇树珍果。

首先在京城长安御花园骊山温泉宫(今陕西临潼华清池)种植。到唐代,由于武则天极为推崇,出现了榴花遍城郭的盛况。

大约在唐天宝年间,石榴辗转传入云南。

四、石榴与中国民俗的情况如何

石榴花果并丽,火红可爱。长期以来,我国人民把它视为吉祥之果,在民间形成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乡风民俗。历史上,石榴象征多福多寿,长命富贵。又因“石榴多子”,表示人丁兴旺,民族繁荣。中国过去有幅年画,叫《百子图》,原来描绘的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跟他的一大群孩子。他们是旧时人们意想中的福星。后来有人把此画演绎成一个胖娃娃怀抱绽开果皮的大石榴,“为图以示子孙众多也”。青年男女结婚时,洞房里要悬挂两个大石榴。结婚礼品总要送一对绣有大石榴的枕头,祝他们早得贵子;初生贵子,亲友喜欢赠送绣有石榴图案的鞋、帽、衣服、枕头等,以示祝贺;老年人过寿时,晚辈要送石榴,祝老人幸福长寿。所以,石榴又是我国人民彼此馈赠的重要礼品。古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男女相爱,便有“拜倒石榴裙下”之说。过去一些民间乐器、建筑物以及糕点上,常用石榴图案作装饰。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秋之夜,石榴产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把石榴和月饼,供在桌上赏月,以示合家团聚、兴旺发达。此俗在日本、港澳地区、东南亚以及世界有华人和华裔居住的国家,一直保留着。

婚娶吉日,新郎家门顶上要插上一对榴枝,新娘出嫁要在发鬓上插朵红花,还要沐浴红石榴水,嫁妆一律要放进一对榴枝。订婚送聘也不例外。新娘三日返厝回娘家,务必做石榴国(用糯米粉捏成石榴形状)。做生日(庆寿),寿礼上面也要放置石榴枝,以示添福添寿。年青人如做错了事,要向人家赔礼道歉,也要带上一对石榴,以作“彩头门”,方能和解如常。兴建楼房,动工之际常以石榴枝拂水,以示平安顺利;不少侨胞回乡观光,都折取榴枝过洋种植,以表思乡之情。

五、峄城石榴的来源

峄城石榴其特点是个大皮薄,色泽鲜艳光洁,籽粒晶莹饱满,1986年进京参加全国林产品展览被誉为'齐鲁一绝'。共有20多个品种,其中'三白冰糖籽',花似雪,皮似玉,籽如冰,食之甘甜赛冰糖,最富盛名;'大青皮'是主栽品种,单果重350-800克,最高可达1580克,其花瓣重叠,可达50多瓣,叶绿如碧,花红似火,极富观赏价值。峄城'万亩榴园'是当地一大旅游景点。

峄城石榴其特点是个大皮薄,色泽鲜艳光洁,籽粒晶莹饱满,1986年进京参加全国林产品展览被誉为'齐鲁一绝'。共有20多个品种,其中'三白冰糖籽',花似雪,皮似玉,籽如冰,食之甘甜赛冰糖,最富盛名;'大青皮'是主栽品种,单果重350-800克,最高可达1580克,其花瓣重叠,可达50多瓣,叶绿如碧,花红似火,极富观赏价值。峄城'万亩榴园'是当地一大旅游景点。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种植石榴历史悠久,是目前国内栽培面积最大、优良品种最多、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石榴生产基地之一。峄城区已经开发的石榴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石榴饮料、石榴原汁、石榴茶叶、石榴盆景、石榴酒、石榴皮、石榴籽等,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产量。全区年产石榴良种苗约200万株、石榴盆景盆栽约5万余盆、石榴茶约1万公斤、石榴饮料约300万听。其中,石榴盆景饮誉大江南北,荣获国际及国内各级花卉展大奖150余个。

六、石榴时期是什么时候

石榴(学名:Punica granatum L.)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通常对生或簇生,无托叶。花顶生或近顶生,单生或几朵簇生或组成聚伞花序,近钟形,裂片5-9,花瓣5-9,多皱褶,覆瓦状排列;胚珠多数。浆果球形,顶端有宿存花萼裂片,果皮厚;种子多数,浆果近球形,果熟期9-10月。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

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南北都有栽培,以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并培育出一些较优质的品种。其中安徽怀远县是中国石榴之乡,“怀远石榴”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国传统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七、梅花玉的产地、规模及其发现历史如何

目前,梅花玉的产地仅有一处,即河南省汝阳县上店乡关帝沟。

其赋存层位是在熊耳群火山岩中,矿层出露长度约150m,厚度约20m,倾角20°左右,矿体向两侧相变为全晶质火山岩。据孟宪松先生的资料,目前已知梅花玉的储量为40X1 104m3左右。

若按2.74t/m3计算,约为110X104t。 据有关史料记载,河南汝阳梅花玉的开采利用始于商周时代,鼎盛时期是东汉初期。

《伊阳县志》载:“汝水南有汝玉洞,民曰汝石洞,汉光武帝刘秀曾避难于其中,见汝玉,册封为国宝。”后来,梅花玉曾因战乱被乱石埋没而失传。

后考古学家在汉墓中发现了梅花玉珍品。 1983年,河南省地矿局地调四队在汝阳搞宝玉石普查时,重新发现了梅花玉矿体。

近十几年来,梅花玉的开发利用已经有了多方面的长足进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