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图片 木牛流马是不是在历史真的有?求大神帮助
木牛流马是不是在历史真的有?求大神帮助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
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出处:
1、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2、晋·陈寿《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1700多年前,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可是,木牛流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呢?千百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争论不休。
查考史书,《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从木牛流马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流马是木牛的改进版。
给《三国志》作注的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现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一段记载,对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使得后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始终是凤毛麟角、云山雾罩。
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黄沙镇,史料记载这里是诸葛亮当年造木牛流马的地方。
据考证,诸葛亮当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马总共用过3次,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出发,走过250公里的栈道,到达前线祁山五丈原。
有个当地的老人曾经描绘了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木头做的马头,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块组成马身子,再组上马腿,肚子中间安上齿轮,木马后边有一个扳手,操作时一压走一步,再一压走一步。”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马是有齿轮的,而且似乎也运用了杠杆原理。
梁国君做的木牛流马形状都是四条腿,肚子中空,可以载重物的木制机械。
按下和抬起马的脖子,流马就会迈开腿行走;木牛是通过按压后面的双辕行走。
据梁国君介绍,他做的木牛流马在原理上与史料记载相符:“‘木牛牛仰双辕,流马形制如象。
’木牛后面有一个长长的省力臂,就是双辕;流马的省力臂就是它长长的马脖子,就是形制如象。”更为巧妙的是,梁国君在他的流马上实现了暗锁功能,把舌头扭转,马头就被锁住,就无法行走,这一点跟《三国演义》中的描绘非常吻合。
但是梁国君复原的木牛流马遭到另一派的反对,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博物馆馆长、陕西省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清华认为,木牛流马不可能是四条腿的:“栈道是木板铺的,中间的缝隙宽窄不一,四条腿怎么能在带缝隙的板上走呢?就是在非栈道的道路上行走,它也是爬坡的,需要前面拉,后边推,四条腿没办法拉也没办法推。
所以木牛流马肯定是带轮子的。”郭清华为什么认为木牛流马应该是带轮子的呢?这也能从史料记载上找到依据。
郭清华认为,木牛流马应该是四轮小车:“制木牛流马法里,介绍流马的时候说,流马有前轴和后轴。
大家都知道装轮子的才叫轴,一个轴装两个轮子,所以我认为它应该是四轮。”清华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教授冯立升认为,木牛流马基本上可以定论是一个独轮车,因为综合各种史料和各种文献的证据来看,独轮车的可能性最大。
为了弄清三国时期栈道的情况,我们来到了褒河谷口,这里是褒斜栈道的起点,位于汉中市北20公里,1700多年前,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起程把粮草运往前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古代的栈道非常平缓,并不陡峻。
原来古代人开通褒斜栈道是非常聪明的,他们选择了在秦岭山中最缓的一条道路,不知不觉就上了山,然后不费劲就下去了。
在这样的道路上四条腿的机械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轮子的效率高,所以当时的木牛流马不太可能是四条腿的行走机械,而四轮车的可能性更小,因为四轮车作为转向控制是更难的,就是在平地上,四轮车的转弯都不是很灵便的,所以放到那个特殊的条件下可能性更小。
从栈道情况分析,似乎只有独轮车才最有可能是历史上的木牛流马。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木牛流马是独轮车的话,记载中,木牛是一脚四足,这个四足在独轮车里面怎么体现呢?还有就是一些部件的名称包括暗藏的机关如何解释呢?旅澳学者康弘对木牛流马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
认为:木牛流马是齿轮组传动的绞盘索道系统。
在云贵川的深山里,同类系统还被使用着。
古籍中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
……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根究这种描写,传统观点认为:木牛流马应为一种木制牛马状运输工具。
一天可以走二十里,由于两千年前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制造出这种水平的运输工具,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
之所以出现这种误判,是因为对日行二十里的主体是人还是木牛的误解。
将:“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连贯起来理解就可以清楚“日行二十里”的是人---推绞盘的人,木牛根本没有走。
新的研究首先提出质疑:木牛流马如此好用,它们就应该被大力推广并流传。
但木牛流马不仅没有被大众普及,就连诸葛亮当时也并不经常的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木牛流马。
这说明木牛流马的使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分析诸葛亮使用木牛流马的情况,可以初步断定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地域环境上。
蜀汉位于今四川,道路崎岖,多为盘山道,在直线距离并不远的山与山之间走盘山道即远且难,而架设绞盘和索道无疑是一种快捷便利的好办法。
现四川,云南的山区索道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山民出山,赶集还要靠它。
在其它地区绞盘索道不能广泛使用,因此木牛流马没有得到普及。
诸葛亮在出祁山之前,曾南征孟获,对于广泛应用于云贵高原的索道应有所闻。
来自百度百科
相关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要发明木牛流马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为何至今无法复原?
- 木牛流马自己会走吗 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学者称可能就是独轮小推车
- 孔明发明的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是什么?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木牛流马
- 诸葛亮为什么要发明木牛流马 关于诸葛孔明发明的【木牛流马】
- 诸葛亮为什么要发明木牛流马 孔明曾发明一种”木牛流马”是什么东西?
- 孔明发明的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成语故事_成语“木牛流马”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 木牛流马自己会走吗 火箭飞天器,地震仪,木牛流马的发明用处在当时打不打
-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的故事视频 木牛流马失传1700年,如今被一老人造了出来?专家这样解释道
-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图片 木牛流马是不是在历史真的有?求大神帮助
- 中国历史事件大全详细 木流牛马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