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联上联下联横批 md33副文采非凡的對聯,終於找齊了!值得收藏
md33副文采非凡的對聯,終於找齊了!值得收藏
42年前,一顆璀璨的星從天邊隕落,舉國悲痛,萬人皆哀。
今天,是md逝世42週年紀念日。吃水不忘打井人,讓我們再讀偉人遺作,以示緬懷之心!
- 01 -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讀書時床頭聯
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914年md在湖南第一師範大學求學期間寫的這副自勉的對聯,聯語對仗工整,寓意深刻,說明了“學習貴在有恆”的道理。
“一曝十寒”,典出《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md此聯源出於明代胡胥仁。胡胥仁的原聯是:若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 02 -
賀廖廷璇、皮述蓮婚聯
二月梅香清友;
春風桃灼佳人。
“二月”、“春風”指廖、皮的結婚時間,“梅”、“桃”分別形容他們的品貌,聯語表達了對學友結成連理的讚美和祝願。
“桃灼”典出《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原詩是一首賀新娘的詩,詩人看見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鮮豔的桃花,聯想到新娘的年輕貌美。
- 03 -
贈堂妹毛澤建聯
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
1915年春,為鼓勵堂妹毛澤建苦學成才,md為她題贈了這副成語聯,出自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 04 -
挽湖南第一師範同學易永畦聯
胡虜多反覆,千里度龍山,
腥穢待煎,獨令我來何濟世;
生死安足論,百年會有歿,
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時。
md在湖南第一師範的同學易永畦病逝,md撰此聯哀悼。
此聯足見md青年時的卓爾不凡,有濟世和民胞物與的情懷,也寄託了對同窗好友的深情。
- 05 -
暢遊湘江聯
自信人生二百年;
會當水擊三千里。
《宋書·宗愨傳》記載宗愨年輕的時候,有人問他的志向,宗愨回答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 06 -
贈同學王熙聯
愛君東閣能延客;
別後西湖賦予誰。
1917年仲夏,md邀學友蕭子升徒步旅行。路過同學王熙家,受到熱情款待。臨別md留贈了這副對聯,清閒新穎流暢的聯語表達了同學間深摯的情誼。
- 07 -
湖南第一師範學校附小禮堂題聯
世界是我們的;
做事要大家來。
1918年6月,md同志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附小主事期間,曾親自書寫了這副對聯,讓學生刻在竹板上,懸掛於附小禮堂中。
- 08 -
挽母兩聯
(一)
春風南岸留暉遠;
秋雨韶山灑淚多。
(二)
疾革尚呼兒,無限關懷,
萬端遺恨皆須補;
長生新學佛,不能往世,
一掬慈容何處尋?
1919年十月,md的母親文其妹病逝,md因正忙於領導驅逐軍閥張敬堯的鬥爭而未能參加葬禮,爾後含淚寫下這兩副輓聯,聯語寫出了作者對偉大母親的無比感激和無限哀思。
- 09 -
挽易越村聯
無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憤死,
我為民國前途哭;
去年追悼楊公,今年追悼易公,
其奈長沙後進何?
1921年8月,革命志士、湖南長沙人易越村因不滿北洋軍閥統治,憤而投海自殺,欲以生命喚醒民眾。md為其寫輓聯,高度評價了易越村捐軀抗爭的精神,憂國憂民之心、之情溢於言表。
- 10 -
為同學劉能詩家題春聯
(一)
過亂世新年,何分貴賤;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二)
一年好景隨春到;
三億蒼生盼日升。
(三)
資水入湘江,湧入洞庭歸大海;
天情懷眾庶,長懷國運救中華。
三聯不僅切時,切景,切情,而且像日月星辰一樣珠聯璧合,均自然深刻地反映了md對社會現實的看法和心目中的偉大理想抱負。
- 11 -
挽王爾琢聯
一哭爾琢,二哭爾琢,
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
生為階級,死為階級,
階級後如何?得到勝利方始休!
1928年10月,紅軍第四軍團參謀長王爾琢在率部追趕叛徒袁崇全時不幸犧牲,第二天,全軍在江西寧岡縣舉行追悼大會。md親自擬就長聯致哀。
- 12 -
寧都軍事會議動員大會聯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
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游擊戰裡操勝算;
大步進退,誘敵深入,
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運動戰中殲敵人。
1930年12月,紅軍在江西寧都召開軍事會議,部署反圍剿作戰計劃。在動員大會上,md作了富有說服力的和振奮人心的動員報告,詳細說明了我軍反圍剿的有利條件,也反覆說明了“誘敵深入”的必要和好處,並專門撰寫了這副對聯,高度概括了自己的游擊戰略思想。
- 13 -
挽黃公略聯
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
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降;
革命戰爭有功,游擊戰爭有功,
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
1931年9月15日,紅五軍副軍長黃公略在轉戰途中,路經江西吉安縣東固山六渡坳時,遭敵軍空襲,不幸中彈犧牲。md親自主持追悼會並撰寫輓聯。
- 14 -
挽孫中山聯
國共合作的基礎如何?
孫先生雲:
共產主義是三民主義的好朋友;
抗日勝利的原因何在?
中國人曰:
侵略戰線是和平戰線的死對頭。
1938年3月,延安各界集會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十三週年,追悼陣亡抗日將士,md為此撰寫輓聯。聯語巧妙運用問答形式,肯定了國共合作的基礎,指出了抗戰勝利的希望。
- 15 -
挽王銘章聯
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
是革命軍人本色;
決心殲頑敵,以身殉國,
為中華民族爭光!
1938年5月,在臺兒莊戰役中,國民黨愛國將領王銘章率部堅守滕縣,因城破殉難。聯語高度概括了王銘章以身殉國壯舉,表達了對他的崇高敬意和讚頌之情。
-16-
挽郭朝沛聯
先生為有道後身,衡門潛隱,
克享遐齡,明達通玄超往古;
哲嗣乃文壇宗匠,戎幕奮飛,
共驅日寇,豐功勒石勵來茲 。
1939年7月,郭沫若的父親郭朝沛先生病逝。md和秦邦憲、吳玉章、董必武、葉劍英聯名送了輓聯。聯語意蘊豐厚,上聯悼念去世的父親,下聯稱讚兒子,宣傳抗日,激勵人心。
- 17 -
挽楊十三聯
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
於我輩特增負荷;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於先生尤見典型。
1939年7月,著名化工專家、抗日英雄楊十三病逝,年僅50歲。楊是河北省遷安縣人。“七·七”事變後,他毅然投筆從戎,曾組建地方抗日武裝,領導農民起義,配合八路軍抗敵,功勳累累。
9月,重慶各界為他舉行追悼大會。md親自題寫輓聯,對楊十三給予高度評價,對後死者以殷殷期望。
-18-
延安新市場懸掛聯
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進步,
邊區是抗日民主的根據地;
反對投降反對分裂反對倒退,
人民有充分的救國自由權。
1939年,延安新市場落成,md為此撰寫了這副對聯,聯語將中國共產黨《七七宣言》中提出的三大政治口號嵌入其中。
- 19 -
挽蔡元培聯
學界泰斗;
人生楷模。

1940年3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地香港逝世,延安舉行了追悼會,md撰送了輓聯,表達了對蔡先生的崇高評價和景仰之情。
- 20 -
挽張衝聯
大計賴支援,內聯共,外聯蘇,
奔走不辭勞,七載辛勤如一日;
斯人獨憔悴,始病熱,繼病瘧,
深沉竟莫起,數聲哭泣已千秋。
1941年8月,為國共合作作出重大貢獻的張衝先生病逝,md與吳玉章、林伯渠、鄧穎超合作此聯。
- 21 -
挽葛健豪聯
老婦人新婦道;
兒英烈女英雄。
1943年,蔡和森的母親、向警予的婆婆,也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蔡暢同志的母親葛健豪老人病逝,md對這位十分有影響的老人敬送了輓聯。短短六字聯,涵極大的容量。
- 22 -
挽戴安瀾將軍聯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
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城;
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1943年4月1日,國民政府在廣西全州的香山寺為戴安瀾將軍舉行國葬。md專門從延安拍去電報,電報在“海鷗將軍千古”六字的後面,題寫了這副詩一般的輓聯。
- 23 -
挽dz母鐘太夫人聯
為母當學民族英雄賢母;
斯人無愧勞動階級完人。
1944年2月,dz同志的母親鐘太夫人以八十六歲高齡在家鄉四川逝世,延安各界群眾舉行追悼會,md敬撰輓聯,將母親上升到偉大的勞動階級的地位,頌其母,贊其子,是悼念也是號召。
- 24 -
挽彭雪楓聯
二十年艱難事業,即將徹底完成,
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
一世忠貞,是共產黨人好榜樣;
千萬裡破碎河山,正待從頭收拾,
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
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
1944年9月,新四軍抗日名將彭雪楓不幸犧牲,md與dz、lq、彭德懷、陳毅等聯名挽此聯。
- 25 -
挽徐謙聯
存亡攸關,抗戰賴持久,
而今正是新階段;
死生同慨,團結須進步,
豈能再抄舊文章。
國民黨元老徐謙病逝時正值抗日戰爭進入新階段,md結合當時形勢作了這樣一副輓聯。
- 26 -
挽續範亭聯
為民族解放,為階級翻身,
事業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懷,有松柏氣節,
典型頓失,人盡含悲。
1947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為國民黨愛國將領續範亭同志舉行葬禮,md敬獻輓聯。字裡行間,透露出深深的悲痛之情、惋惜之情和敬仰之情。
- 27 -
挽馮玉祥逝世一週年聯
置身民主;
功在國家。
1949年9月1日,在北京紀念馮玉祥將軍逝世一週年大會上,會場兩側懸掛著md撰送的這副輓聯。
- 28 -
為母校湖南第一師範學校題聯
要做人民的先生;
先做人民的學生。
1950年,md回母校湖南第一師範學校,題寫了這副對聯,作為對師生的勉勵。
- 29 -
賀張維母八十壽聯
如月之恆;
如日之升。
1950年9月19日,md為他早年同學張維的母親八十壽辰,書寫了這副對聯。
- 30 -
題洞庭湖聯
八百里洞庭重入眼;
五千年曆史再從頭。
聯語對工整,詞句鏗鏘,氣魄壯偉,胸襟豪放。
上聯從空間入筆,下聯從時間著眼,空間的開闊與時間的悠遠凝結著歷史的滄桑厚重之感,表現了一代偉人改天換地、繼往開來的大無畏精神和豪邁氣概。
- 31 -
題扇聯
各求各志各行各路;
離凡離聖離因離果。
上聯“各求各志”,意即各從其志,語出《史記·伯夷傳》:“道不同不相與謀,亦各從其志也。”既然各有各的目的和志向,必然會各走各的路。
下聯的“凡”、“聖”來自儒學範疇。“聖”指聖賢豪傑,“凡”指人民大眾。“因”、“果”為佛家語。
- 32 -
贈dp聯
柔中寓剛;
綿裡藏針。
dp在“文革”期間受盡迫害。1973年年初“復出”,任國務院第一副總理。同年十二月,md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正式建議dp參加中央軍委工作,任總參謀長。”
他以“柔中寓剛,綿裡藏針”稱讚dp,概括了他既堅持原則,又機動靈活的特點。
- 33 -
贈葉劍英聯
諸葛一生唯謹慎;
呂端大事不糊塗。
聯語出自明代李贄《藏書》。上聯的“諸葛”指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魏將司馬懿說:“亮平生謹慎”。“謹慎”即古人所謂“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之意。
下聯的“呂端”是北宋大臣,宋太宗至道元年擔任宰相,太宗稱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有一種精神,穿越歷史的雲煙,日久彌新;有一種懷念,歷經時代的風雨,更臻醇厚。
雖然md已經離開我們42年了,但他仍然活在億萬中國人民的心中!今日,深刻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