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论历史 恩格斯的成长经历和历史贡献
恩格斯的成长经历和历史贡献
恩格斯的成长经历:
1820年11月28日,恩格斯出生于德意志莱茵省工业城市巴门市(今伍珀塔尔市)。
恩格斯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
父亲老弗里德里希是工厂主,虔诚的基督徒,带有普鲁士贵族血统。
母亲心地善良,遵守礼教,喜爱文学和历史。
1837年9月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恩格斯当时正在读中学)。
1年后到不来梅一家商行当办事员。
当时德国正面临民族统一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恩格斯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所吸引,同青年德意志运动发生联系。
1839年春,在该派机关刊物《德意志电讯》发表《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他在柏林炮兵部队服兵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以及《谢林――基督教的哲学家》等册子,尖锐批判了宣扬"天启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他还著文揭露以德皇威廉四世为代表的德国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发表后,恩格斯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恩格斯的历史贡献:
1)创立理论
1844年8月,恩格斯拜访侨居巴黎的马克思,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同年9月,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一书,批判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
1845至1846年间两人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这部著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系统的阐述。
1845年,恩格斯写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第一次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必然推动它去争取自身的解放 ;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恩格斯和马克思于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各国的社会主义团体建立联系,宣传科学社会主义。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应邀加入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它的改组工作。

恩格斯出席同盟在6月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 向大会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旧的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公开树起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工人运动
相对于马克思的理论表现而言,恩格斯更倾向于负责通过实际的工作为工人阶级实现权益。
马克思1883年逝世后,恩格斯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达12年之久,并于1889年成立第二国际。
恩格斯晚年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在民主国家里组织无产阶级合法政党社会民主党,在宪法的框架下为工人争取具体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但他多次论述了无产阶级不能放弃暴力革命的道理。
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里面反思了马克思暴力革命的局限性。
他指出德国工人阶级当时一定要利用选举权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席位,用选票来证明无产阶级的力量,以便在将来的决战中获胜。
这种思想在他死后被伯恩施坦进一步阐述,并在后来受到列宁的抨击,被称为修正主义。
合法斗争与暴力革命成了伯恩斯坦与列宁的分水岭。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由恩格斯创立,且后来扬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民主党至今仍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存在,并在不少国家成为国会大党,恩格斯时代的一部分社会民主党后来改成共产党,或从原来的社会民主党分化出来,以苏联共产党为首成立了共产国际,列宁为发起人,上世纪40年代苏联共产党因为反法西斯斗争的需要解散了共产国际。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围绕修正主义议题激烈斗争,这是导致纳粹党乘虚而入成为执政党或多或少的原因之一。
德国法律不允许成立共产党。
迄今为止,马列主义的共产党也大多数改变了暴力革命原则,实际上这是为了在所在国家继续斗争的一种掩饰方式。
1895年3月6日,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了最后的反思和修正:“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仔细地加以研究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在1848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袭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旧式的起义,在一八四八年以前到处都起决定作用的筑垒的巷战,现在大都陈旧了。
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
实行突然袭击的时代,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
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只要在该职位换人时有足够的工人票数参加表决。
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在罗曼语国家里,人们也开始愈益了解到对旧策略必须加以修改了。
德国所作出的利用选举权夺取我们所能夺得的一切阵地的榜样,到处都有人模仿;无准备的攻击,到处都退到次要地位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