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脉洪数是什么意思 中醫脈學之「浮」「 洪」脈陽!
中醫脈學之「浮」「 洪」脈陽! 一、浮脈陽 有力洪大,來盛去悠 :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脈經》。如微風吹鳥背上毛,厭厭聶聶,如循榆莢《素問》。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蔥葉黎氏。浮脈法天,有輕清在上之象,在

中醫脈學之「浮」「 洪」脈陽!
一、浮脈陽(有力洪大,來盛去悠):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脈經》。如微風吹鳥背上毛,厭厭聶聶,如循榆莢《素問》。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蔥葉黎氏。
浮脈法天,有輕清在上之象,在卦為乾,在時為秋,在人為肺。
《體狀詩》:浮脈惟從肉上行,如循榆莢似毛輕,三秋得令知無恙,久病逢之卻可驚。
《相類詩》: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脈,來時雖盛去時悠。
浮脈輕平似捻蔥,虛來遲大豁然空,浮而柔細方為濡,散似楊花無定蹤。
《主病詩》:浮脈為陽表病居,遲風數熱緊寒拘,浮而有力多風熱,無力而浮是血虛。
寸浮頭痛眩生風,或有風痰聚在胸,關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二、洪脈陽(無力虛大,遲而且柔):
洪脈指下極大《脈經》,來盛去衰《素問》,來大去長通真子。
洪脈在卦為離,在時為夏,在人為心,《素問》謂之大,亦曰鉤。滑氏曰:來盛去衰,如鉤之曲,上而復下,應血脈來去之象,像萬物敷布下垂之狀。
《體狀詩》:脈來洪盛去還衰,滿指滔滔應夏時,若在春秋冬月分,昇陽散火莫狐疑。
《相類詩》:洪脈來時拍拍然,去衰來盛似波瀾,欲知實脈參差處,舉按弦長愊愊堅。
《主病詩》:脈洪陽盛血應虛,相火炎炎熱病居,脹滿胃翻須早治,陰虛泄痢可愁虞。
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脈洪時金不堪,肝火胃虛關內察,腎虛陰火尺中看。
很赞哦! (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