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比附原则 论述唐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地位
论述唐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地位
唐律的特点有:
1、礼法合一。
唐朝继承和发展了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和立法经验,使法律内容“一准乎礼”, 真正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
2、科条简要、 宽简适中。
唐朝在前代律典的基础上,再次实行精简、宽平的原则,定律为12篇,502条,从而改变了秦汉以来律令繁杂的局面。
3、用刑持平。
唐律规定的刑罚比以往各代都轻,死刑、流刑大为减少。
4、语言精练明确,立法技术高超。
唐律结构严谨、立法技术相当完善。
唐律概念明确,用语比较确切,逻辑严谨,立法水平堪称楷模。
唐律不愧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唐律的历史地位:
1、唐律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
唐律承袭了秦、汉的立法成果,吸取晋律学的成就,使唐律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性。
唐律具有封建法典的典型性、代表性,对宋、元、明、清法律产生了深刻影响。
2、唐律对东亚各国的影响。

唐律作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本《大宝律令》、越南的 《刑书》和朝鲜的《高丽律》都参用唐律,可见唐律在世界法制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中国法制已有了二千多年经验的积累。
自夏朝开始正式确立法制以后,每个朝代都建立了自己的法制,而且还不断总结经验,推进法制的发展。
早在西周时已提出了“三典”的理论,即“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以后,又在法典的体例和内容等方面不断发展。
从体例上看,自战国时《法经》的六篇,经过汉朝《九章律》等的演进,到隋朝的《开皇律》已形成十二篇及其篇名,并为《武德律》以及以后的《永徽律疏》所继受。
《永徽律疏》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可以说是世界中世纪法典的杰作。
唐律的内容承前启后,在总结前人的立法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并且开创了中国古代法典中法律与历史结合的先河。
《唐律》之义疏自高宗时作成颁行后,终唐之世,一直没有废止过。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对律令格式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删修,结果是“总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义疏仍与单行律并行。
其后,义疏以两条渠道发挥着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律疏议
- 上一篇
愚痴邪见 众多邪见的原因
众多邪见的原因 佛陀时代,迦尸国的磨叉止陀村内,有一位富绅居士,名叫质多罗,他为人好善乐施,经常供养出家僧众,经常有比丘住在他的林园。有一次,林园中来了许多长老比丘,质多罗居士赶忙过来邀请他们隔天一早
- 下一篇
in a moment是什么意思 At this moment, you make my life full of looking forward to的中文是什么意思?!
At thi mome t, you make my life full of looki g forward to的中文是什么意思? At thi mome t, you make m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