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什么意思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第四】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第四】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受欲是非篇, 子题:欲、欲法有三、与欲、受 欲、说欲,行事钞‧受欲是非篇:「受欲是非篇第四。(一,叙意标章)夫事生不意,法出恒情。故对情而顺其心,心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第四】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受欲是非篇, 子题:欲、欲法有三、与欲、受 欲、说欲,行事钞‧受欲是非篇:「受欲是非篇第四。(一,叙意标章)夫事生不意,法出恒情。故对情而顺其心,心顺则于法无失,故名欲也。然则情事相反,故立法以捡之。捡则有事必明。若明故对门而辨,初明其缘,后明欲法。(二,依章开释)(一、明其缘)初中有三:一﹑制意释名明体,二﹑有开遮,三﹑定缘是非。……(二、明欲法)二明欲法,就中分三:初明与法,二﹑明失法,三﹑明遇缘成不。」资持记释云:「释受欲篇。欲法有三:在屏对首,能对名与欲;所对名受欲;对众正陈名说欲。今但云受者:一﹑取欲本意,为遣他传。二﹑初传后说,并在受人,一标受欲,通摄初后。三﹑观缘受法,持诣僧中,是非成否,并归受者。文中可见。问:『自然界中得受欲否?』答:『不得。』『若尔,对首别法,何局法地?』答:『初虽别法,终成僧事。唯此一法异余对首,所以下云界外受不成等。』篇中大判不出二门,一﹑缘,二﹑法。各有是非,故以命题。」(事钞记卷五‧一‧三) 很赞哦! (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