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现在太祖指的是,太祖兴国大明的太祖指谁
现在太祖指的是,太祖兴国大明的太祖指谁
太祖兴国大明的太祖指谁
明朝(1368年-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国祚27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明朝初期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朝灭亡。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当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宋太祖钦定的“消夜”游戏,“叶子戏”指的是什么?
“叶子戏”其实就是类似我们现在的扑克牌游戏,这种游戏其实发展的时间非常的悠长,各朝各代都有对这种游戏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进。
在史书中的记载,“叶子戏”是中国非常老的一种纸牌游戏,注意是纸牌,从汉代开始就有人玩这种游戏了,发展到清代的时候“叶子戏”的玩法就基本已经成熟了。
“叶子戏”在汉代的时候据说是韩信为了打发士兵们的无聊时间,于是用叶子发明了一种游戏,很多专家都在文献中将它定义为扑克牌的原型,到了后唐时期,大周后鹅皇在“叶子戏”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变,这种改变记载在《金叶子格》中。到了宋朝,一个叫做杨大年的人又对“叶子戏”做了一些改变,这个时候的“叶子戏”已经和现在扑克牌非常像了。
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改进,“叶子戏”的基本玩法被完善,并且“叶子戏”也成为了民间最流行的消遣方式,后来还有人根据水浒传中的人物,给“叶子戏”的牌面做了改变,万历年代开始,有人就利用“叶子戏”来赌博,到崇祯年代,明朝几乎人人都会玩“叶子戏”。到了清朝时,“叶子戏”又衍生出了不一样的玩法以及规则。
总的来说中国有大量的历史文字记载了“叶子戏”,而且很多学者认定了扑克牌就是起源于中国,只是后来的战争年代很多人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时间玩“叶子戏”,于是“叶子戏”也就这样失传了。
三国时期太祖指的是谁
曹操
三国正史中曹魏是正统,所以以魏为准。 曹操被曹丕追封为太祖武皇帝,所以曹操是魏太祖,而蜀吴两国没有这样的称呼太祖、高祖有什么区别?
黄太祖是指谁
此黄太祖,应为皇泰主
杨侗(604年-619年),字仁谨,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次子,母小刘良娣。隋朝皇帝,在位一年。 杨侗仪表漂亮,生性宽厚。初封越王,隋炀帝每次出巡,杨侗常留守东都洛阳。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炀帝巡幸江都,杨侗与段达、元文都、皇甫无逸等,总管留守后方的事宜。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元文都等人共同拥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史称皇泰主或皇泰帝。 皇泰二年(619年),杨侗被迫禅位给王世充,并被幽禁在含凉殿。王世充称帝后,封杨侗为潞国公。一个多月后,王世充派其侄王行本缢杀杨侗,谥号恭皇帝。史称皇泰主(皇泰帝)太祖、高祖、世祖,有什么区别?
太祖、高祖和世祖各自启用的朝代不同,都表示古代帝王的庙号,太祖则是开国帝王的庙号,高祖和世祖则是沿用太祖的叫法。具体如下:
1.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太祖父。
2.高祖是一种中国皇帝的庙号。“高祖”最初并不是庙号,司马迁在《史记》中尊称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为“高祖”,而刘邦实际的庙号是“太祖”。后人就沿袭下来,作为庙号的一种。
①魏晋以后,特别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用“祖”作为庙号已经泛滥。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著名人物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②高祖多为开国之君的庙号 “世祖”是中国古代皇帝用过的庙号之一。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也有国王采用了庙号“世祖”。
3.世祖是中国皇帝的庙号之一。古朝鲜、古越南等亚洲国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也有国王采用了庙号“世祖”。
①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他们虽不是王朝的最初建立者,但却往往开辟了该王朝的一个全新历史时期。
②世祖,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他们虽然不是王朝的最初建立者,但却往往开辟了该王朝的一个全新历史时期。比如,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身为汉室后裔,从王莽篡汉后的天下大乱中重建汉室江山,得享庙号“汉世祖”。
扩展资料:
刘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庙号的人。《史记》记载,刘邦“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并谥号高皇帝。也就是说刘邦本来应该叫汉太祖,却被误传为汉高祖。
世历朝历代都沿用了汉朝的庙号系统。几乎所有的开国皇帝庙号都为太祖或者高祖(其实庙号本无“高祖”这一个),例如,曹魏,曹操是太祖,曹丕是高祖。
晋朝,司马懿是高祖,司马昭是太祖;隋朝杨忠是太祖,杨坚是高祖;五代之后,则没有“高祖”了,开国皇帝清一色是“太祖”,例如赵匡胤,朱元璋,努尔哈赤等都是“太祖”。
不过由于刘邦是刚开始实行庙号制度,人们还没有形成惯例,导致本来应该称为太祖的刘邦被称为了高祖。由于这一错误,导致本来不属于庙号系统的“高祖”乱入。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汉以后,“高祖”和“太祖”几乎没什么区别了,开国皇帝们凭喜好,想用哪个就用哪个。而且通常开朝的前两个皇帝,一个用高祖,一个用太祖。直到宋辽后,才统一使用太祖,高祖这才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世祖
太祖(36)大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