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金蝉脱壳剧情 「 ”金蝉脱壳”形容巧妙脱身,古代军事史上「 ”金蝉脱壳”有何例子?

火烧 2021-12-20 21:26:25 1041
「 ”金蝉脱壳”形容巧妙脱身,古代军事史上「 ”金蝉脱壳”有何例子?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时的壳。由于壳的外观和蝉本身几乎一样,于是蝉的天敌如鸟类等,往往被迷惑,放过蝉而去啄食壳。因此,「 ”金蝉脱

「 ”金蝉脱壳”形容巧妙脱身,古代军事史上「 ”金蝉脱壳”有何例子?  

金蝉脱壳剧情 「 ”金蝉脱壳”形容巧妙脱身,古代军事史上「 ”金蝉脱壳”有何例子?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时的壳。由于壳的外观和蝉本身几乎一样,于是蝉的天敌如鸟类等,往往被迷惑,放过蝉而去啄食壳。因此,「 ”金蝉脱壳”被用来形容像蝉脱壳一样造成迷惑,巧妙脱身。「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就叫「 ”金蝉脱壳”,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东汉末年,皇帝失势,大臣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残暴专横,引起朝野上下不满。部分大臣联合起来,组成同盟军进攻董卓。其中,将军孙坚勇猛善战,充当同盟军先锋。在一次战役中,孙坚中了董卓手下大将李肃的计,陷入重围,几乎要被生擒活捉。这时,孙坚部下祖茂便建议孙坚把头巾脱下来,戴在自己头上,以掩护孙坚突围。祖茂戴着孙坚的头巾逃跑,果然被敌军误认作孙坚,纷纷追逐,于是孙坚趁机逃脱。 东晋初年,大将王敦实力强大,甚至凌驾于皇帝之上,对皇帝构成很大威胁。晋明帝司马绍决心消灭王敦,维护皇帝的权威。为了探清王敦的虚实,他化装成一个普通商人,亲自潜入王敦军营,刺探军情。然而,王敦的部下有所察觉,发现司马绍不是一般人,想要抓住他。司马绍骑马逃走,无奈王敦部下紧追不舍。危急中,司马绍看见路边有位卖菜的老婆婆,便把自己的马鞭递给老婆婆,说:「 ”如果后面的人追上来,请你把马鞭给他们看。”又继续逃跑。王敦部下追到老婆婆那儿,老婆婆便将马鞭给他们看。这马鞭是由很多宝石镶嵌而成的七宝御鞭,非常名贵,王敦部下反复把玩,爱不释手,时间一长,晋明帝已经跑远,再也追不上了。后来,晋明帝召集军队,打败了王敦。 晋明帝司马绍 「 ”金蝉脱壳”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也非常多,但人们多用其贬义,形容坏人利用某种手段进行欺骗。例如,某些金融公司吸引人们投资,待骗取钱财后悄悄关门,一走了之,让投资人群大受损失,这种行为,常常被形容为「 ”金蝉脱壳”。 内容来源:《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军事外交》中华书局出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