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地有哪些 中国最遗憾一块飞地:如今寸土寸金,还成了如鲠在喉的心腹大患
中国最遗憾一块飞地:如今寸土寸金,还成了如鲠在喉的心腹大患
十八世纪的欧洲正处于剧烈变革时期,而中国则正处于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社会的全盛时期。当古老的东方文明还沉睡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时,而同一时期的欧洲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不仅率先进入蒸汽时代,启蒙思想运动更是席卷整个西方世界,远洋贸易遍及全球,西方殖民主义者触角也开始向伸向遥远的东方!
当时,本来有一次机会可以让中国尽早睁眼看世界,只可惜由于乾隆爷的狂妄自大,让中国错失一块最宝贵的领土,如今孤悬海外,还成了我们的心腹大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清朝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使得大批东南沿海渔民被迫“下南洋”讨生活,随着人数不断增多,大家便自发组织起来,并于1777年效仿西方建立了自己的兰芳共和国,并选举罗芳伯为第一任“大唐客长”,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
在罗芳伯的带领下,经过全体侨民的艰辛努力,很快将婆罗洲(现称加里曼丹岛)大片荒凉之地建成富庶的“金矿之乡”、“鱼米之乡”,国势最强时,势力范围占有整个婆罗洲及周边海岛。
兰芳共和国的富足很快引起当地原住民的眼红,不仅这些土著联合起来掠夺侨民的财富,就连荷兰殖民主义者也开始上门敲竹杠。面对强敌环伺,兰芳国一边打压拉拢原住民,一边向荷兰殖民主义者纳贡缴税。
然而,荷兰人的胃口越来越大,吞并之心昭然若揭,兰芳共和国最终决定投靠清朝,毕竟大家都是从清朝出来的汉族百姓,回归自己的国家,也算有了大靠山。
当罗芳伯紧急赶回国后,历经万难总算将兰芳共和国回归大清的意图报给乾隆皇帝后,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乾隆皇帝却答复:“如此卑微蛮夷,也能入我泱泱大国,简直可笑!”尽管兰芳共和国携手当地土著居民,抵抗荷兰殖民者的入侵长达107年,最终在荷兰人的坚船利炮的打击下烟消云散。

由于当时大清帝国还是十分强盛,荷兰人忌惮清朝的报复,只好另立傀儡进行统治,以蒙弊清朝视听。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后,荷兰才正式宣布对兰芳地区的殖民统治。
兰芳共和国作为一个华人异域小国,制度先进,商业发达,也是亚洲第一个现代共和国家。如果这块领土能够顺利回归清朝,那中国就能控制整个东南亚的贸易要道,并通过商业及时了解世界大势,如果国策调整及时的话,或许国家能够再次走向中兴,那么鸦片战争所带来的百年耻辱也许不会发生。
只可惜,乾隆皇帝就这样轻易丢掉了这样一块战略要地,而中国也错失了在马六甲分一杯羹的天赐良机,如今那里港口寸土寸金,而某国还修建了大量军事基地,时时威胁着我国南海万里疆域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通航安全,成了我们如鲠在喉的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