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图 魏晉南北朝朝絲的「胡風浩蕩」

火烧 2021-07-06 00:08:08 1054
魏晉南北朝朝絲的「胡風浩蕩」 相對於漢文化的傳承,魏晉南北朝尤其北朝絲綢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恐怕還是強烈的異城情調,可以稱之為「胡風浩蕩」。漢帝國崩潰後,中原陷人戰亂。西晉滅亡後,西北各少數民族大量內遷
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图 魏晉南北朝朝絲的「胡風浩蕩」

魏晉南北朝朝絲的「胡風浩蕩」  

相對於漢文化的傳承,魏晉南北朝尤其北朝絲綢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恐怕還是強烈的異城情調,可以稱之為「胡風浩蕩」。漢帝國崩潰後,中原陷人戰亂。西晉滅亡後,西北各少數民族大量內遷,逐鹿中原,力者為王。
這一時期在北方建立政權的,大多為來自北方或西北的游牧民族,史稱「五胡亂華」。漢文化大一統的局面既已不再,各民族自身的文化與來自西方的異國文化便長驅直人,與漢文化交相輝映。特別是公元5世紀至6世紀,位於西方的波斯帝國正值薩珊王朝的盛期,受波斯文化影響極深的粟特人沿絲綢之路大量來中國經商,他們帶來了西方新穎高檔的工藝品,也帶來了異域的宗教與生活方式。
北朝的都城往往是胡商蕃客薈萃之地,也是西方珍異彙集之所,如金銀器、玉石器、玻璃器以及香料、藥材等等,其燦爛的形式令北方的統治階層深深著迷。特別是北齊統治集團好尚胡風,前來經商貿易的胡商特別多,北朝的藝術設計自然也帶上了濃郁的異國情調。
北朝絲綢上的異國情調首先體現在紋樣主題上。來自中亞、西亞的各種動物、神祗與人物、植物紋樣紛紛躍上光滑的絲綢表面,成為與漢文化中的祥禽瑞獸傳統幡然有別的全新題材。這些紋樣在與漢文化的相互交融中,也漸漸被中國人賦予了新的內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