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顺序简介 历史哪个朝代皇帝定都湘阴
历史哪个朝代皇帝定都湘阴
您好,据查,历史上没有朝代定/都湘阴
湘阴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开拓,至夏代,为三苗部落所居。
周代,成王分封诸侯,湘阴地属楚国。
文王徙罗子国遗民至湘水之南,县境为罗子国地。
秦始皇废封、行郡县,改罗子国为罗县,隶长沙郡。
西汉高祖刘邦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吴改长沙为国,东汉建武七年复长沙郡。
或国或郡,罗国均为其属地。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徇定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罗县属刘。
刘备、孙权以湘水为界分治荆州后,罗县归孙,仍隶长沙郡。
至晋代隶属未变。
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为安置巴峡流民,上表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部分地置一新县,名湘阴,属长沙内史,县治设琴棋望(今县芦苇场鲇鱼洲中部)。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县治迁黄花城(今鹤龙湖镇黄花岭)。
隋开皇九年(589年),省湘阴入岳阳县,县治迁长乐(今汨罗市长乐镇)。
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县治又迁至春秋罗子国都城、秦代的罗县县治古罗城(今屈原行政区马头槽)。
唐武德八年(625年),并罗县入湘阴。
此时县域广阔,地辖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
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因地域太广,难于治理,遂析湘阴县东部地置昌江县(今平江县),同属岳州,同年湘阴县治迁城江城(汨罗市川山坪镇常公村)。

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县治再迁白茅城(今汨罗市川山坪镇石桥村)。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湘阴改属潭州(今长沙市)。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县治迁湘江之畔的瓦碎潭,即县城(今文星镇)。
元成宗元贞年间,升湘阴为州,属潭州路,文宗时又改属天临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属长沙府。
清朝时期,湘阴县仍属长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