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孝庄皇后是谁的皇后 清朝皇帝福临的皇后,清朝顺治帝福临历史上记载的妃子的资料····

火烧 2021-11-24 11:15:43 1050
清朝皇帝福临的皇后,清朝顺治帝福临历史上记载的妃子的资料···· 清朝顺治帝福临历史上记载的妃子的资料·····(越全越好……)妻子:废后,静妃,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皇太后的哥哥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

清朝皇帝福临的皇后,清朝顺治帝福临历史上记载的妃子的资料····  

清朝顺治帝福临历史上记载的妃子的资料·····(越全越好……)

妻子:废后,静妃,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皇太后的哥哥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和顺治皇帝是姑表兄妹。顺治八年八月册为皇后,因两人性格不合《清史稿》中记载“上好简朴,后则嗜奢侈,又妒。”顺治十年被废。

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绰尔济的女儿,是孝庄皇太后的侄孙女,也是顺治皇帝侄女,顺治十一年五月,聘为妃,六月,册为后。康熙皇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居慈仁宫。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薨,年七十七。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满镶黄旗人,都统佟图赖女,生于崇德五年,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康熙即位后尊为慈和皇太后,康熙二年二月崩,年二十四。 孝献皇后,董鄂氏,满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女,生于崇德四年,十八岁入宫,入宫后即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五,立为贤妃,九月,进皇贵妃(十二月行册封礼)。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生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七年八月,薨。顺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一,追赠孝献端敬皇后。 贞妃,董鄂氏,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的女儿,孝献皇后族妹。顺治皇帝崩后,她即随之殉葬。康熙帝追封为皇考贞妃。 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的妹妹。顺治十一年,册为妃。康熙十二年,尊封为皇考淑惠妃,康熙五十二年十月三十薨。 恭靖妃,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多罗额尔德尼郡王博罗特女。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四,尊为皇考恭靖妃;康熙二十八年四月初三,薨。 端顺妃,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一等台吉布达希布女。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四,尊为皇考端顺妃;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六,薨。 宁悫妃,董鄂氏,长史喀济海女。顺治十年七月十七,生皇二子福全;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四,尊为皇考宁悫妃;康熙三十三年六月二十一,薨。 恪妃,石氏。是吏部侍郎石申的女儿。康熙六年薨,是宫里正妃中唯一汉人妃子。 此外,顺治皇帝有子女的庶妃还有八位,穆克图氏,一子,八岁殇;巴氏,一子钮钮,为世祖长子,二岁殇,二女,分别与六岁和七岁时夭折;陈氏,一子,常宁;唐氏,一子,奇授,七岁时夭折;钮氏,一子,隆禧;杨氏,一女,下嫁纳尔杜;乌苏氏,一女,八岁殇;纳喇氏,一女,五岁殇。(来源《清史稿》) 不全的话只有去看清史稿了

求清朝皇帝顺治帝及妃子资料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2月5日,享年24岁。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满清统治基业长久,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躁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了短暂的人生历程。是满清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顺治有两个皇后,十五个妃子.分别为: 1.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为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孝庄文皇后之侄女。后丽而慧,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时,为世祖顺治礼聘。顺治八年八月,册为皇后。十年十年八月,被废,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2.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顺治十一年五月,聘为妃,六月,册为后。圣祖康熙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居慈仁宫。二十八年,建宁寿新宫,奉太后居焉。五十五十六年十二月,太后崩,年七十七。五十七年三月,葬孝陵之东,曰孝东陵。初上太后徽号,国有庆,必加上。至云南平,定曰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端禧皇太后。及崩,上谥,大学士等初议误不系世祖谥,上令至太庙、奉先殿瞻礼高皇后、文皇后神位,大学士等引罪;又以所拟谥未多留徽号字,命更议。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3.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少保、固山额真佟图赖之女。初入宫,为世祖妃。十一年三月戊申,生圣祖福临。圣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康熙二年二月庚戌,崩,年二十四。初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后家佟氏,本为汉军旗,上命改为佟佳氏,入满洲旗籍。 4.孝献皇后,董鄂氏,内大臣鄂硕之女。十八岁入宫,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晋封皇贵妃,行册立礼,颁赦。上皇太后徽号,鄂硕本以军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进三等伯。十七年八月,薨,上辍朝五日。追谥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5.贞妃,董鄂氏,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女。殉世祖。圣祖追封为皇考贞妃。 6.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皇后之妹。顺治十一年,册为妃。康熙十二年,尊封皇考淑惠妃。妃最老寿,以五十二年十月薨。 7.恭靖妃,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 8.端顺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 9.宁悫妃,董鄂氏,在世祖时号庶妃,生一子,名福全。 10.恪妃,石氏,滦州人,吏部侍郎申女。世祖尝选汉官女备六宫,妃与焉。居永寿宫。康熙六年薨,圣祖追封皇考恪妃。 三妃前,世祖庶妃有子女者,又有八人:穆克图氏,子永干,八岁殇;巴氏,子钮钮,为世祖长子,二岁殇,女二,一六岁殇,一七岁殇;陈氏,子一,常宁;唐氏,子一,奇授,七岁殇;钮氏,子一,隆禧;杨氏,女一,下嫁纳尔杜;乌苏氏,女一,八岁殇;纳喇氏,女一,五岁殇。

清朝皇帝福临的结局是什么,是被他的母后孝庄毒死的吗?

为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不是被毒死的。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福临安排吴良辅出家为僧。这天他亲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出家仪式。归来的当晚即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他预感病体沉重,势将不支,初六日深夜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及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入养心殿,口授遗诏。

王熙、麻勒吉二人退至乾清门下西围屏内,以初七一天的时间撰拟。一共三次进给皇上预览,皇帝三次亲自斟酌,刚到晚上才决定。当夜,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与世长辞了。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福临的相关情况:

1、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极在突发脑溢血而死。由于皇太极对皇位的继承问题没有留下遗嘱,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正悄悄展开。

2、福临即位不久,孝庄就册立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而福临恰恰不喜欢这位皇后,且这位皇后爱嫉妒。

3、董鄂氏被接入宫中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不过福临对董鄂氏的感情,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4、要册立董鄂氏为皇后,这一切造成了母子间的隔阂。后来董鄂氏去了,他甚至把一切统统归集到太后身上,连太后病倒,也不去问候一声。

孝庄皇后是谁的皇后 清朝皇帝福临的皇后,清朝顺治帝福临历史上记载的妃子的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清朝皇帝福临的妃子中有叫婉如的吗

《孝庄秘史》中的宛如应该是虚构人物

历史上的福临的妃子号为董鄂妃 在清初历史上,存在着很多疑案,长期以来不仅是史家研究的热点,也是文学界、艺术界关注、演绎的重要题材,顺治帝是否出家即为其中之一。而在这一问题中,受到顺治帝万般宠爱的董鄂妃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很多的影视剧和小说中,都讲到顺治皇帝因为董鄂妃病死而心灰意冷,执意出家为僧,给当时的清朝政局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可以说,董鄂妃本无意于政治,但她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她的死却给清初政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关于她的传说,更使她带上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秦淮名妓董小宛说。 《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小说,均将孝献皇后董鄂妃说成是秦淮名妓董小宛。简要情节是:清军统帅洪承畴本是好色之徒,早闻“秦淮八艳”(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之名,尤慕董小宛。洪在攻占江南时,果然生获董小宛,藏之府中,企图霸占,无奈小宛誓死不从。洪无计可施,最后不得已,于顺治二年(1645)将小宛献入皇宫,遂成为顺治帝宠妃。也有说小宛是豫亲王多铎俘获,送入宫中的。 董小宛,历史上确有其人,名白,字青莲,生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秦淮名妓。崇祯十五年(1642),19岁的董小宛从良,嫁给了比她大14岁的著名的“四公子”(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冒襄)之一的冒襄为妾。二人感情真挚,相敬如宾。战乱中,夫妻二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达9年之久。董小宛终因劳瘁过度,于顺治八年(1651)正月初二日病死,时年28岁,葬于如皋昌氏的影梅庵。 为什么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董小宛与董鄂妃扯在一起了呢?可能是因为她们俩的姓中都有一个“董”字,二人又都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一些文人在编写野史时,为了使情节离奇,有吸引力,或出于对清朝皇帝的故意中伤,于是便采用了移花接木之术,将董小宛说成是董鄂妃了。其实,董鄂妃的“董”是满语译音,“董鄂”也有译为“栋鄂”、“东古”、“冬古”、“东果”的。 襄亲王福晋说。 现在也有许多著述和影视剧,认为董鄂妃原是襄亲王的福晋,后被顺治帝纳入宫中,成为宠妃。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清太宗皇太极的十一子,生于崇德六年(1641)十二月二十日申时,其生母是皇太极并建五宫中的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二十一日册封为和硕襄亲王,翌年七月初三日己刻卒,年仅16岁。 顺治帝幼年即位,母亲孝庄文皇后对他管教极严,加之朝廷大权长期由叔叔多尔衮掌管,形成了暴躁、猜忌的性格。孝庄文皇后出于政治顺治皇帝册立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诏书上的考虑,将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立为皇后。这位小皇后从小娇生惯养,尖酸刻薄,并不能体谅顺治帝的苦衷,常常与顺治帝发生口角,小两口的感情并不和谐。因此,顺治帝觉得事事皆不顺心,内心很是苦闷。清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董鄂氏经常到后宫入侍,这便给顺治帝与董鄂氏的相识相恋提供了机会。董鄂氏的美貌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多情的少年天子的心,而董鄂氏的丈夫常年出兵打仗,闺中寂寞,也对顺治帝产生了好感。两个情谊相投的人迅速坠入了情网。《汤若望传》中有一段汤若望的回忆: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千六百六十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皇帝陡为哀痛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像所致,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 这位皇子是皇几子,生母是谁?汤若望没有明说。福临共有8个皇子,除玄烨外,在7个皇子中,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皇六子奇授、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干等5人皆卒于康熙朝,勿庸考虑。这样只剩下皇长子钮钮和皇四子。钮钮生于顺治八年(1651)十一月初一日,殇于顺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日,只活了89天,生母是庶妃巴氏。此子虽也是早殇,但不是殇于顺治晚年,而且他的生母是庶妃巴氏,未封过贵妃,因此,钮钮和巴氏不可能是汤若望所说的皇子和那位贵妃。现在只剩下皇四子。该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初七日,殇于顺治十五年(1658)正月二十四日,生母是皇贵妃董鄂氏,即后来的孝献皇后。董鄂氏死于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由此看来,汤若望所说的只能是皇四子和皇贵妃董鄂氏。但这里有两个出入,一是皇四子生年是公元1657年,而汤若望所说是1660年;二是皇四子生母是皇贵妃,而不是贵妃。 传说也罢,猜想也好,最后归于一致的认识就是,这位董鄂氏姿容绝代,才华出众,在佳丽三千的后宫中赢得了顺治帝专一的爱情,并至死不渝。

参考资料: ://zhidao.baidu/question/24081263.

清朝顺治帝有几任皇后?

清顺治帝有4位皇后。分别是世祖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孝献皇后董鄂氏。

简介:

1、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他母亲孝庄文皇后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由多尔衮做主定婚、聘娶。顺治亲政,册为皇后。二人生性不合,后来被顺治废掉,降为侧妃。

2、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谥,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是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第一位皇后的从侄女{从女(侄女)兄弟之女}。也差点被废,但有孝庄皇太后的维护,自己也能忍气吞声,才保住了皇后的地位。这两个皇后史称大、小博尔济吉特氏皇后。 3、孝康章皇后,佟佳氏,谥,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佟佳氏(1640-1663年),少保都统佟图赖之女。其家佟氏本汉军,世祖命将佟佳氏改入满族,是为此族入满洲旗之始。是福临的妃子,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生皇三子玄烨(康熙帝)。 4、孝献皇后,又称“董鄂妃”,栋鄂氏,谥,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这就是让顺治皇帝痴迷宠冠后宫的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之女,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之姊。18岁入宫。顺治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进为皇贵妃,破格颁诏大赦,其父亦进为三等伯。次年,生皇四子,仅三月夭折,未命名。据史记载,其死后皇帝肝肠寸断,万念俱灰。

清朝福临是哪个皇帝 福临到底是谁的儿子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结果获得通过。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顺治。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出猎的摄政王多尔衮在喀喇城逝世,使得福临可以提前亲政。

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福临开始亲政,时年十四岁。同年八月大婚。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开始摆脱傀儡地位,对多尔衮实行了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家财等身后惩处。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扩展资料

福临吸取明朝灭亡教训,澄清吏治,是福临亲政期间考虑最多、也最伤脑筋的问题。他为稳坐天下亟力寻求长治久安之策,一再向臣下求言。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令在京七品以上满汉文武官员陈述革除积弊的办法。

他推行甄别之法,擢优汰劣,要求各地督抚对所属官员严加甄别,有德有才兼通文义的人要保奏,不能担任的要立行参劾。为选好知府,他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下令“在京各衙门满汉堂官三品以上及在外督抚,各举才行兼优堪任知府者一人,详开履历事迹具奏,吏部再加察议,奏请定夺,以备前三十处知府之用”。

为得到真才,福临亲自动手选拔官员。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实行京察大计,即对各地官员普遍进行考核。从此三年一大计,定为制度。他加强对内外官员的监督,尤为重视都察院和御史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向各地派出大量御史,察吏安民。他还下令满汉官员互参,即互相监督。

福临加强对官员的控制,不许结党结社,不许太监预政。他严禁私交、私宴,他认为如此行事便可以永绝朋党的根源。顺治十年(1653年)六月设十三衙门专为管理太监干涉一事。如有内外勾结的情况,一经证实立刻惩处。为了锻炼官员,他还实行官员内升外转的办法。福临非常欣赏与佩服朱元璋诛戮大臣,以重法治世的经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清朝第三位君主)

清朝顺治帝福临的生母是孝庄文皇后吗

顺治皇帝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帝,他攻进了关内,统一了中国。顺治名福临。父亲为皇太极,顺治的母亲为孝庄文皇后。十七世纪初孝庄文皇后为皇太极生下顺治,为皇太极的第九子,取名为福临。当时的皇太极二十五岁,后来皇太极英年早逝,当时福临才刚刚六岁。又因为皇太极没有立下谁是皇太子。导致朝@政顿时动荡不安,整个朝廷人心涣散。顺治小时候是生活在政@治斗@争中的,在其生母和庶母的帮助下,没有成为这次政治搏斗的牺牲品,后来在其叔父多尔衮的帮助下登上皇位。成为了清朝统一天下后的第一位皇帝,改年号为顺治。顺治的母亲名义上有两位,一个是他的亲生母亲。一个是后来养他,辅佐他的庶母,也是就是孝端文皇后~

清顺治帝福临有几个皇后 两次废后的原因

  顺治帝废后只有一次,还有一次废后没有成功。他的皇后先后四位(含追封),分别是:废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孝惠章皇后、孝康章皇后和孝献皇后。

  顺治皇帝福临刚14岁的时候,皇室就为他选立了皇后,这位皇后是蒙族人,名叫娜木钟,来自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她的父亲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是孝庄文皇后的哥哥,是福临的亲舅父,所以这位皇后正是福临的表妹。顺治八年(1661年)正月,吴克善把女儿送到了京城。同年八月十三日在紫禁城举行了清朝开国以来第一次皇帝大婚礼,14岁的福临与表妹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喜结良缘,成为伉俪。   皇后天生丽质,美貌超群,而且聪明灵巧。可是婚后刚两年,小两口就反目成仇,分宫而居,顺治十年九月,福临不顾群臣的多次苦谏,废掉了这位皇后,将她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福临为什么要废掉这位聪明美丽的皇后呢?原来这位皇后嫉妒心特强,醋意十足。她发现众妃嫔中哪位比自己漂亮,嫉妒之意顿生,想方设法陷害,置之死地而后快。她想独承雨露,夜夜专房,因而反对皇帝召幸其他妃嫔。另外,这位皇后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她所穿的衣服都必须是用珠玉装饰的。她所有的餐具如果一件不是金质的,就大发雷霆。她的这些生活习性与福临正好相反。福临生性俭朴,因而对皇后十分反感。摄政王多尔衮死后获罪,福临对他极为痛恨,而这位皇后恰恰是多尔衮为其所聘,因而痛恨之意也殃及皇后。因为上面这三个原因,福临与皇后的感情逐渐破裂,婚后不久就分居了。起初顺治尚能忍耐,但到了两年头上,福临终于下定决心,废了皇后。   福临的后妃都葬在东陵,其中孝陵葬两位皇后,孝东陵葬一位皇后、七位妃子、四位福晋、十七位格格。以上三十一人都有名有姓,惟独就没有那位废后。这位废后自降为静妃改居侧宫以后,在官方的一切记载中便销声匿迹。她是何时死的?怎么死的?为什么死后未葬在东陵?究竟葬在了什么地方?由于清初档案大部分遗失、毁坏,加之这些又是宫闱秘事,讳莫如深,所以这一连串疑问已成难解之谜。   此外,顺治还有一次废后的举动,但没有成功。这位顺治要废的皇后,也是来自蒙古科尔沁,是被废皇后的侄女,因此也是孝庄皇太后的侄孙女,历史上人称孝惠章皇后。就在姑母被废为静妃的第二年,她被选入宫,年仅14岁,不久被立为皇后。而当顺治十三年董鄂妃入宫后,顺治很快专情于董鄂妃。孝惠皇后虽然位居中宫,但过于忠厚,不善奉迎,又乏才能,所以颇受冷遇。顺治几此想废掉她,让董鄂妃取代皇后之位,但都被董鄂妃暗中劝阻了。后来,顺治还是找借口停止了孝惠皇后的皇后职权。这时孝庄皇太后很快知道了此事,出面干预才迫使顺治恢复了孝惠皇后的皇后职权。顺治死时,孝惠皇后21岁,就此开始了漫长的寡居生活。不过,康熙对她甚好,颐养天年后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去世,享年77岁,寿数仅次于乾隆帝生母孝圣皇后,在清朝皇后中位居第二位。 妃子(53)越好(4)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