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如何让人臣服自己 为何萧何这样的能人也要臣服于刘邦?因为萧何看不透刘邦

火烧 2023-03-17 11:19:28 1036
为何萧何这样的能人也要臣服于刘邦?因为萧何看不透刘邦 萧何在汉初三杰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善于识人且善用手段拉拢人才,在人才、内政方面是一等一的好手,如果没有萧何恐怕刘邦从起事的时候就会失败。然而

为何萧何这样的能人也要臣服于刘邦?因为萧何看不透刘邦  

如何让人臣服自己 为何萧何这样的能人也要臣服于刘邦?因为萧何看不透刘邦
萧何在汉初三杰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善于识人且善用手段拉拢人才,在人才、内政方面是一等一的好手,如果没有萧何恐怕刘邦从起事的时候就会失败。然而令我们想不明白的是,刘邦一个平日里声色犬马、胸无大志的人,几乎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为何萧何甘愿臣服于刘邦? 答案很明显,刘邦的段位比萧何高,以萧何的眼力也看不透刘邦。 萧何并不是一开始就对刘邦服服帖帖的,当萧何开始做官的时候,刘邦还是个街头上游手好闲的流氓。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两人结交成友人,在这之后萧何一直帮到处惹事的刘邦擦屁股,心里对刘邦是有一些蔑视的。 在未来的老丈人吕公搬迁到沛县的时候,因为吕公是沛县县令的好友,因此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带着贺礼登门拜访。刘邦当时作为亭长是县令的手下也不得不来,当时刘邦看不起那些同僚们,也很反感通过吕公拍马屁,因此竟胆大妄为的在红包上写上了一万钱和自己的姓名。 萧何当时是县令派来帮助吕公收礼的,一看刘邦来了脑袋就疼,说出了一句经典的话永载史册:「 ”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在他心里刘邦就是个说大话的人,办事能力真的是差劲至极,这个时候刘邦顶多就算个萧何的小老弟,和曹参、樊哙之流没啥区别。 但就像同时代陈胜所说的那样「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刘邦的志向与心境并不是萧何所能看透的,刘邦志在天下,在咸阳服徭役的时候看到秦始皇的威严,仰天长叹:「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有如此的志向就注定刘邦平日里不是一个普通的醉鬼,他早就开始给自己日后起事铺平道路。当时人们多迷信,陈胜就是利用这一点半夜学狐狸叫,让人们「 ”揭竿而起”拥护他。只不过陈胜是当时急中生智想出来的办法,而刘邦则早就在散播自己的「 ”神话”。 最著名的就是刘邦斩白蛇的故事,通过另一个人之口将自己包装成「 ”赤帝子”,然后追本溯源的将自己的身世神话起来。你别看刘邦平日里没事就跑到王婆、武妈那里赊账喝酒,他那是通过女人之口散播。人们往往不会拿长舌妇的话当真,但是从心理学上讲,假话千遍也成真,加上「 ”枕边风”的吹拂,让刘邦自然而然的在沛县当地带有一丝神秘色彩。 至于刘邦平日里游手好闲的酒鬼形象恐怕多数是装出来的,试想一个胸有大志积极发动群众活动的「 ”反叛分子”,当地政府会对他视而不见吗?不要忘了沛县县令可不是个心慈面软之辈,那也是个狼子野心的家伙。 在陈胜发动反叛影响到全国之后,县令心动了,于是也想发动叛乱。萧何此时谏言,说县令是秦朝官吏,这个时候带头反叛恐怕百姓会以为是诈他们,让那些反贼自己跳出来寻死,如果让那些逃亡的人回来一起起事,那么人们就会信服他。不过刘邦在带来数百人之后,县令就害怕被夺走权力起了杀心,要先下手为强杀了萧何、曹参。两人早听讯息,连夜跳墙逃跑投奔刘邦才保住了性命。试想如果刘邦开始就在沛县登高一呼聚集数百人的势力,那么县令会不会容忍他壮大?这恐怕用膝盖想也知道结果。 在这次变故之后,萧何才真正发现以自己的眼力没有看透过刘邦这个人,这是个有足够耐心蛰伏于暗处的野心家,而且有勇有谋。在人们都以为他会死在山里的时候,却兜兜转转在关键时刻带回来数百部下。你可别小看这区区数百人,对沛县一个小地方来说这已经是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并且这些人对没有家世背景、一无所有的刘邦忠心耿耿,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换做萧何自己也做不到,于是萧何便开始心甘情愿辅佐刘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