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温彻斯特 温彻斯特硬碟(硬碟)详细资料大全
温彻斯特硬碟 硬碟 详细资料大全 1973年,IBM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硬碟IBM334。这种硬碟拥有几个同轴的金属碟片,碟片上涂著磁性材料。它们和可以移动的磁头共同密封在一个盒子里面,磁头能从旋转的
温彻斯特硬碟(硬碟)详细资料大全
1973年,IBM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硬碟IBM334。这种硬碟拥有几个同轴的金属碟片,碟片上涂著磁性材料。它们和可以移动的磁头共同密封在一个盒子里面,磁头能从旋转的碟片上读出磁信号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硬碟的祖先,IBM把它叫做温彻斯特硬碟。

基本介绍
中文名:温彻斯特硬碟厂商:IBM年份:1973年类别:硬碟 来历,第一块硬碟,来历
个人电脑上的硬碟今年40多岁了。当然,没有一块硬碟能如此长寿。早在1956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磁碟存储系统 IBM 305 RAMAC,这个只有5MB的存储设备却拥有50个24英寸的碟片。在那个时代,RAMAC是令人吃惊的计算机设备——就其笨拙程度而言,在今天毫无疑问也是令人吃惊的。 1973年,IBM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硬碟IBM 3340。这种硬碟拥有几个同轴的金属碟片,碟片上涂著磁性材料。它们和可以移动的磁头共同密封在一个盒子里面,磁头能从旋转的碟片上读出磁信号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硬碟的祖先——IBM把它叫做温彻斯特(Winchester)硬碟,也称温盘。 “温彻斯特”这个名字还有个小小的来历;IBM3340拥有两个30MB的存储单元,而当时一种很有名的“温彻斯特来复枪”的口径和装药也恰好包含了两个数字“30”;于是这种硬碟的内部代号就被定为“温彻斯特”。 温彻斯特硬碟采用了一个了不起的技术:它的磁头并不与碟片接触;可以想像,如果要提高存取数据的速度,硬碟的碟片就应该越转越快。但是如果磁头与碟片接触,那么无论采用什么材料都不可能胜任这种工作。技术人员想到让磁头在碟片上方“飞行”,与碟片保持一个非常近的距离。这个想法是可行的,因为碟片高速旋转会产生流动的风,只要磁头的形状合适,它就能像飞机一样飞行。这样,碟片就能旋转的很快而不必担心摩擦造成的灾难。磁头被固定在一个能沿碟片径向运动的臂上。由于磁头相对碟片高速运动,并且二者距离很近,哪怕是一丁点灰尘也会造成磁碟的损坏。所以,碟片、磁头和驱动机构被密封在了一个盒子里。第一块硬碟
1980年,希捷(Seagate)公司制造出了个人电脑上的第一块温彻斯特硬碟,这个硬碟与当时的软碟机体积相仿,容量5MB(可以想像,这种容量在今天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在当时对于个人电脑却是个天文数字)。 硬碟容量的提高依赖于磁头的灵敏度。如果磁头越灵敏,就能在单位面积的区域上读出更多的信息。80年代的硬碟使用所谓的薄膜磁头,后来,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材料,这种材料的电阻能随磁场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现在通用的“磁阻”磁头(即MR)。高灵敏度的磁头为高密度的存储提供了可能。 目前几乎所有的机械式硬碟都以“温彻斯特”技术为基本原理。其技术目前已经相当成熟,具有存储容量大,单位存储容量成本低的特点。“温彻斯特”硬碟采用表面涂有磁性介质的碟片做为存储载体,其在显微镜下呈现出来的便是一个个磁颗粒。微小的磁颗粒极性可以被磁头快速的改变,并且在改变之后可以稳定地保持住极性,通过磁颗粒的磁通量以及磁阻的变化来记录二进制中的0或1。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磁碟的存储密度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之前“垂直存储”技术使得碟片的存储密度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这种技术带来的成本提升十分有限。 今天,尽管我们的硬碟能够储存数百甚至上千GB的信息。它们的实质与1973年IBM发明的温彻斯特硬碟没有区别。那个盛有高速旋转的碟子的方盒,仍然是快速大量存取数据的最好选择。 很赞哦! (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