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城下之盟卧榻之侧岸谷之变 成语: 城下之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城下之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城下之盟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1209成语: 城下之盟注音: ㄔㄥˊ ㄒ|ㄚˋ ㄓ ㄇㄥˊ汉语拼音: ché g xià
成语: 城下之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城下之盟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1209成语: 城下之盟注音: ㄔㄥˊ ㄒ|ㄚˋ ㄓ ㄇㄥˊ汉语拼音: chéng xià zhī méng参考词语: 城下盟释义: 敌国军队兵临城下,抵挡不住,被迫与敌人签订的和约。◎语出《左传.桓公十二年》。后用「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城下之盟”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城下之盟」原意是:敌国军队兵临城下,抵挡不住,被迫与敌人签订的和约。《左传.桓公十二年》有一段记载:春秋时期,势力强大的楚国常并吞周围小国,藉以扩张自己的势力。桓公十二年,楚王派兵攻打绞国,楚军在绞国南门外驻守,但绞国人坚决不出城门,所以一时之间无法攻下。为了诱出绞国人,楚军故意派不带武器的人到北门外打柴,绞国人果然中计,出城抓了三十个楚人回去,第二天更加大胆,出城追到山里去抓打柴的楚国人。没想到在回程时,中了楚军的埋伏,打了大败仗,只有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后来「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如《宋史.卷二八一.寇准列传》:「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典源: ◎1《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军其南门。莫敖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三十人。明日,绞1>人争出,驱楚役徒2>于山中。楚人坐3>其北门,而覆4>诸5>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注解〕 (1)绞: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在今湖北省郧县西北。 (2)役徒:服劳役的人,指采樵者。 (3)坐:坚守不去。 (4)覆:隐藏、埋伏。 (5)诸: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助词。◎2《左传.文公十五年》新城之盟,蔡人不与。晋郤缺以上军、下军伐蔡,曰:「弱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还。◎3《左传.宣公十五年》夏五月,楚师将去宋。申犀稽首于王之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荅。申叔时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从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4《左传.哀公八年》吴人行成,将盟,景伯曰:「楚人围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犹无城下之盟;我未及亏,而有城下之盟,是弃国也。吴轻而远,不能久,将归矣,请少待之。」弗从。景伯负载,造于莱门。书证: 01.《左传.桓公十二年》:「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源) 02.《左传.文公十五年》:「新城之盟,蔡人不与。晋郤缺以上军、下军伐蔡,曰:『弱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还。」(源) 03.《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源) 04.《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犹无城下之盟;我未及亏,而有城下之盟,是弃国也。」(源) 05.唐.牛僧孺《玄怪录.卷三.掠剩使》:「俄而蕃浑骚动,朝廷知之,又虑其叛,……遂为城下之盟,卒如其说也。」 06.《宋史.卷二八一.寇准列传》:「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 07.《明史.卷二五九.袁崇焕列传》:「然都人骤遭兵,怨谤纷起,谓崇焕纵敌拥兵。朝士因前通和议,诬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 08.《东周列国志.第一八回》:「孤有犬马之疾,未获奔命。君以大义责之,孤知罪矣!然城下之盟,孤实耻之!若退舍于君之境上,孤敢不捧玉帛以从。」 09.清.乐钧《耳食录.卷三.大王》:「某乙雄于力,其侪共推之,众言某宅素凶,约敢下榻者,当醵酒相劳,乙故酒徒,闻之欣然曰:『请以曲君为息壤,愿往见魑魅为城下之盟,倘辱命,任公等遗我巾帼。』」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性条约。 【使用类别】用在「丧权条约」的表述上。 【例 句】 <01>战争结束后,失败的国家,也只有签订城下之盟。 <02>清朝统治者屈服于外敌压力,屡次签订城下之盟。 <03>如今敌众我寡,只好签下城下之盟,以减少伤亡。 <04>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城下之盟〈辛丑条约〉。 <05>我们两家公司实力相当,既谈合并就要公平,怎能逼我们签下城下之盟,完全受制于他们? <06>宋朝因为积弱,所以和外族交战,往往无论胜败都签下了城下之盟,苏洵因此写了一篇〈六国〉来讽刺。 成语接龙
“盟”字开头的成语
盟山誓海“城”字结尾的成语
众志成城倾国倾城价值连城防意如城众心成城价重连城一顾倾城价等连城价比连城风雨满城一貌倾城众心如城纸贵洛城价抵连城“城”字开头的成语
城下之盟城下盟“盟”字结尾的成语
海誓山盟城下之盟山海之盟海约山盟城下盟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城下之盟。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城下之盟。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城下之盟”分成的单字详解:
城, 下, 之, 盟。
很赞哦!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