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戒定一生 「三戒」,柳宗元

火烧 2023-03-21 02:37:12 1062
「三戒」,柳宗元 賞析「三戒」出自《論語·季氏》中的「君子有三戒」。不過《論語》中所說的「三戒」是指少時戒色、壯年戒斗、老而戒得。柳宗元僅僅借用了其字面意思,而賦予了它另外的內涵。這內涵在文首的小序中

「三戒」,柳宗元  

三戒定一生 「三戒」,柳宗元
賞析
「三戒」出自《論語·季氏》中的「君子有三戒」。不過《論語》中所說的「三戒」是指少時戒色、壯年戒斗、老而戒得。柳宗元僅僅借用了其字面意思,而賦予了它另外的內涵。
這內涵在文首的小序中說得很明白,是指「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行為,具體而言,包括「依勢以干非其類,出技以怒強,竊時以肆暴」。
總之,是說那些對自身沒有清楚認識、沒有自知之明卻還依靠外在條件肆意妄為的人,一旦環境變化,必然大禍臨頭。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柳宗元寫了這三篇分別以麋、驢、鼠為主人公的寓言故事。
麋不知道自我的本質,認不清與犬的區別,也不知道正是完全憑藉主人的寵溺,家犬才對它友善。一旦失去了主人袒護這個條件,外犬便毫不猶豫地將它殺死吃掉。
與麋的分不清敵我相比,驢則是沒有意識到自己與虎之間的實力相差懸殊,輕易地暴露了自己的實力,最終葬身虎口。
如果說麋和驢還是糊塗,沒有自知之明,我們對它們的悲慘結局還會覺得可憐可悲,鼠就是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利用主人家的畏忌,肆意妄為,其種種行為讓人厭惡,它最後覆滅的結局也會讓人覺得是咎由自取。
有人結合柳宗元生平,認為麋、驢、鼠三種形象是政治諷喻,有確切所指。這當然也有道理,但傑出寓言的寓意是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性的,有時甚至超出作者的本意。
這三篇寓言顯然不僅僅適用於柳宗元的時代,特別是《黔之驢》一篇,在後世廣為流傳。
文中把虎和驢寫得形象鮮明生動,句句不離開虎,卻處處都在寫驢,從虎見到驢、懼怕驢,到試探驢,最後吃掉驢,雖篇幅不長,但情節緊湊,波瀾起伏,還細緻地表現了老虎從極度恐懼到得意洋洋的心理變化過程。
而驢的外強中乾、不堪一擊的形象,也在這個過程中被刻畫出來。漢語中也由此多了「黔驢技窮」這樣一個成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