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智囊 中國歷史上「智囊」「丞相」第一人
中國歷史上「智囊」「丞相」第一人 「智囊」,古人對聰明智慧之士的稱呼;「丞相」,中國古代官名,輔佐君主的最高官吏。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稱為「智囊」的是樗里疾,第一位當上「丞相」的還是樗里疾。樗里疾是
中國歷史上「智囊」「丞相」第一人

「智囊」,古人對聰明智慧之士的稱呼;「丞相」,中國古代官名,輔佐君主的最高官吏。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稱為「智囊」的是樗里疾,第一位當上「丞相」的還是樗里疾。樗里疾是什麼人?為什麼這麼牛?
樗里疾,也稱樗里子,是秦孝公的兒子,秦惠王同父異母的弟弟。因其足智多謀,在待人接物上又能說會道,所以秦國人都稱他是個「智囊」人物。樗里疾一生先後輔佐過秦國的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代君王,我們就以此來簡單梳理一下樗里疾的一生。
1、秦文惠王時期
公元前330,秦惠文王封樗里疾為右更(秦國爵位),派他帶兵攻打魏國的曲沃。此戰,樗里疾初露鋒芒,順利拿下曲沃。他把那裡的魏國人全部趕走,佔領了城邑,把曲沃周圍的土地併入了秦國。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任命樗里疾為將軍攻打趙國,俘虜了趙國將軍庄豹,拿下了藺邑。
公元前312年,樗里疾又協助魏章攻打楚國,戰敗楚將屈丐,奪取了漢中地區。樗里疾因此被秦惠文王賜封樗里子,封號「嚴君」。
2、秦武王時期
秦惠王死後,秦武王即位,驅逐了張儀和魏章。公元前309年,秦國首次設置「丞相」官職(也是歷史首次),任命樗里疾和甘茂為左右丞相,於是樗里疾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丞相」。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為了滿足其好大喜功的個人私慾,下令甘茂攻打宜陽,準備消滅周室。據《戰國策·秦策》記載:秦武王對甘茂說:「我想出兵向東進攻三川(韓國地名),取周室而代之,你如果能為我實現這一夙願,我將至死不忘。」
甘茂答應了秦武王的要求,但要進攻三川進而消滅周室,必須先攻下韓國的宜陽。宜陽是韓國的大縣,是上黨和南陽兩部間的貿易要道,長期以來,韓國在宜陽積聚了大量的人力和財物。所以,宜陽名義上是一個縣,實際上卻相當一個郡,想要攻打下來並不容易。
果然,甘茂攻打宜陽,5個月還不能攻下,樗里疾和公孫衍等人勸諫秦武王放棄這次不切實際的行動,但秦武王最終還是沒有聽取樗里疾的勸諫,反而動用了全部兵力,繼續讓甘茂指揮作戰,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才攻克宜陽。
秦武王此人好武力,喜歡與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如願以償,進入東周洛陽後,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大鼎脫手,砸斷脛骨,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23歲。
秦武王落次下場,除了本身的性格原因外,與他不聽樗里疾等的勸諫不無關係。有人可能會說,樗里疾既然明知秦武王的做法是錯誤的,為何不像歷史上的比干勸諫紂王那樣力勸?這裡我只想問一句:如果樗里疾當時像比干那樣冒死勸諫秦武王,那麼樗里疾還稱得上「智囊」嗎?
3、秦昭襄王時期
由於秦武王因年早逝,無後,群臣迎立秦武王異母弟、在燕國作人質的公子稷回國繼位,這就是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嬴稷能夠順利得以繼承大位,有宣太后、魏冉等人的功勞,也少不了樗里疾的功勞。試想,如果當時樗里疾站出來堅決反對,秦昭襄王嬴稷能否順利繼承王位?從《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記載的「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這句話來看,樗里疾顯然是支持秦昭襄王的,否則就不會「又益尊重」樗里疾了。從這件事情看,樗里疾對維護秦王室的穩定,以及在為秦國選擇明君上,實在是功不可沒。
公元前306年,樗里疾率兵攻打蒲城。蒲城的長官十分恐懼,便請求胡衍幫忙。
胡衍對樗里疾說:「您攻打蒲城,是為了秦國呢,還是為了魏國?如果是為了魏國,那當然好了;如果是為了秦國,那就不算有利了。因為衛國之所以成為一個國家,就是由於有蒲城存在。現在您攻打它迫使它投入魏國懷抱,整個衛國就會屈服並依附魏國。魏國喪失了西河之外的城邑卻沒有辦法奪回來,原因就是兵力薄弱啊。現在攻打蒲城使衛國併入魏國,魏國必定強大起來。魏國強大之日,也就是貴國所佔城邑的危險之時。況且,秦王要察看您的此次行動,若有害於秦國而讓魏國得利,秦王定要加罪於您。」
聽了這番話,樗里疾出現了猶豫,他若有所思地問胡衍道:「怎麼辦才好呢?」
胡衍順勢回答說:「您放棄蒲城不要進攻,我試著替您到蒲城說說這個意思,讓衛國國君不忘您給予他的恩德。」
樗里疾最終被胡衍說動,說:「好吧。」
胡衍進入蒲城後,對那個長官說:「樗里子已經掌握蒲城困厄的處境了,他聲言一定拿下蒲城。不過,我胡衍能讓他放棄蒲城,不再進攻。」
蒲城長官十分恐懼,聽了胡衍的話,象是見到了救星,拜了又拜連聲說:「求您施恩救助。」於是獻上黃金三百斤,又表示說:「秦國軍隊真的撤退了,請讓我一定把您的功勞報告給衛國國君,讓您享受國君一樣的待遇。」因此,胡衍從蒲城得到重金而使自己在衛國成了顯貴。這時,樗里疾已解圍撤離了蒲城,回兵去攻打魏國城邑皮氏,皮氏沒投降,便又撤離了。
公元前300年,樗里疾死去,葬在渭水南邊章台之東。
他臨終前曾預言說:「一百年之後,這裡會有天子的宮殿夾著我的墳墓。」樗里子嬴疾的家在昭王廟西邊渭水之南的陰鄉樗里,因此人們俗稱他為樗里子。到漢朝興起,所建長樂宮就在他墳墓的東邊,而未央宮則在他墳墓的西邊,武庫正對著他的墳墓,果如所言。因此秦國人有句諺語說:「力氣大要算任鄙,智謀多要算樗里。」也因為此,樗里疾成為了看風水的鼻祖,被後世堪輿家尊稱為「先師」。
縱觀樗里疾一生,他能在風起雲湧的戰國亂世,在雲詭波譎秦國君王更替中屹立不倒,並為秦國的延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實在不負「智囊」美譽。但同時,樗里疾也與歷史上的其他智者一樣有明哲保身的思想,所以,在政治立場上又往往不夠堅定。
很赞哦! (1039)
- 上一篇
月土金t三角 怀土之情 [huái tǔ zhī qíng]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怀土之情 [huái tǔ zhī qí g]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怀土之情 [huái tǔ zhī qí g][怀土之情]成语解释怀:怀念;
- 下一篇
我喜欢的女生和我说姐比你大 我喜欢上了一个大我四岁又离我天涯海角的人.怎么办!
我喜欢上了一个大我四岁又离我天涯海角的人.怎么办 我喜欢上了一个大我四岁又离我天涯海角的人..怎么办放弃,时间会改变一切的我喜欢上了一个大我10岁的男人怎么办还是不要去喜欢,真的走在一起你会觉得年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