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棣之孙 200年的大明王朝,自朱棣後,皇帝短命的原因探索
200年的大明王朝,自朱棣後,皇帝短命的原因探索
眾所周知,明朝在中國的歷史上雖然沒有唐朝時期的輝煌,但卻是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在明朝200年的時間里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大部分的壽命都比較短,反而大臣卻長命的很多,就這個現象,一起來探索下歷史的機密。明朝皇帝順序列表
如果打開歷史記載,就會發現,開國皇帝朱元璋後,除了朱棣的年齡超過六十歲,明太祖的壽命以及明成祖的壽命均是半百以上,第五個皇帝朱瞻基也就活了三十八歲。之後,明朝國君的壽命均不曾有超過半百的,一般都在三十多歲就駕鶴西游了哦。三十多歲。即便是古代,那也可是壯年時期,怎么就去英年早世了呢?而明朝皇帝的英年早逝與明朝大臣的高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當時,大臣的壽命幾乎無一不在半百以上,就連最大的官員丞相的壽命也不短,如此奇葩的事情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明代的短命皇帝
皇帝短命,但明朝大臣卻出奇的高壽,在明朝中期,壽命超過五十歲的大臣數不勝數,進入內閣的官員基本都是五十歲以上,連首輔大臣壽命都超過古稀之年。明代最長壽大臣魏驥,竟然歷經九朝活到九十八,還在退休後回家鄉造福一方。他的一生經歷了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和成化九個朝代,做官做到了吏部尚書,壽命活到了九十八,這在中國歷史上絕對是一個奇跡。
明代最長壽大臣魏驥
查了史書之後,你會發現,明朝的國君幾乎都逃脫不了早逝的厄運,明朝的孝宗從小身體就非常虛弱,他登基之後,因公務繁忙,身體也更加虛弱了,經過考究,學者們幾乎一致認為孝宗有着先天性心臟病。其實,不單單是孝宗身體不好,就連泰昌跟天啟也不例外,他們的身子骨甚至比孝宗還要差,再細細觀察,你會發現明朝的潘王確很長壽,難道這不奇怪嗎?都是同一個家族的,為何皇帝候選人的身體就極其差、壽命也呢?
兩次造反被煮的漢王朱高熙也活了45歲
如此鮮明對比下,明朝的帝王則顯得命運多舛。那么,為何會造成如此明顯的差異呢?通過歷史記載可知,明朝歷代的皇帝身體虛弱,這或許是造成早逝的主要原因。成化在三十歲的時候,身體腐朽如老年,他就曾嘆息「 ”老將至”;孝宗自幼身體虛弱,即位後,在繁重國事的勞累下,身體積勞成疾,歷史學者認為,不排除孝宗患有先天性病症。在此之後,嘉靖、隆慶、萬歷等三位皇帝的身體同樣不容樂觀,這一定程度上在遺傳中處於劣勢。後來的泰昌、天啟健康更加糟糕,如同弱女子一般。如果說,明朝皇帝短命,是因為皇家基因遺傳的問題,但是,為何同為皇室血脈的其他蕃王也卻依舊長壽呢?
歷史上許多朱姓王爺活到七十歲這樣的年齡也是非常多,而且比例也是相當的高。有些王爺在晚年的時候兒孫可達上百人。因此對於朱家皇帝壽命短暫和遺傳是沒有關系的,就是有人猜測難道是朱棣這一脈有問題,還是因為他奪了自己侄兒的皇位導致的天譴?這就更加離奇了。這又讓我們聯想到了朱棣的死因,當時他是在路途中突發疾病而死,而這種疾病很有可能使我們現在所說的某種心腦血管疾病,而且有相關的醫學研究表明,患有洗腦血管疾病的人,其後代發病幾率是非常大的,最高可高出正常人的四倍。

明朝的長壽大臣們
因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揣測,對於明朝皇帝大多英年早逝一事,或許真的跟朱棣脫離不了干系呢!我們都知道古代的醫學較為落後,根本沒辦法查出較為隱性的疾病,所以就算朱棣真的患有遺傳病,也查不出來,經考究,你會發現,朱棣真的很有可能患有類似心血腦管的疾病,倘若當時的醫學有現代這么發達,朱棣的後世也許會長壽點。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明朝的皇帝不長壽,但是阻止不了明朝的繁榮富強。在明朝,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明朝皇帝雖不長壽,但是治理有方,所以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作為一國之君,要什么有什么,就是壽命比一般人低,確實也是挺令人惋惜的。
本文由 《寶哥讀歷史》原創編輯,期待與您愉快合作,歡迎約稿,私信交流。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相关文章
- 明朝朱棣之孙 朱棣简介,朱棣人物资料,朱棣人物介绍
- 明朝朱棣是怎么死的 朱棣出一上联满朝文武对不出来,最后一个小孩对上了
- 朱棣 此女是明代第一奇女,朱棣为其空悬后位17年,仁宗见了肃然起敬
- 大明王朝哪个皇帝最好 大明王朝朱棣到底有多厉害?
- 朱元璋和朱棣是什么关系? 朱元璋临终托付此人辅佐新帝,朱棣即位以后,却为何被锦衣卫淹死
- 明朝朱棣之孙 黑衣宰相助朱棣登上皇位
- 双石|长征的基础数据,开不得黄腔
- 大明王朝皇帝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时刻,这位皇帝的出现为唐朝又续命了100年
- 大明王朝皇帝 大明王朝:云在青天水在瓶——嘉靖皇帝控制群臣的最高秘密
- 大明王朝皇帝顺序 其实崇祯是个好皇帝 可惜大明王朝已病入膏肓!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