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二战德国有多强大 一戰和二戰,同樣是法國與德國,為何戰爭的結果截然相反

火烧 2021-10-08 16:50:33 1035
一戰和二戰,同樣是法國與德國,為何戰爭的結果截然相反 導語:作為一戰和二戰中的兩個主要國家,德國與法國的戰爭結局卻不盡相同,一戰法國獲得勝利,而二戰德軍獲得了勝利。對於這個截然結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一戰和二戰,同樣是法國與德國,為何戰爭的結果截然相反  

導語:

作為一戰和二戰中的兩個主要國家,德國與法國的戰爭結局卻不盡相同,一戰法國獲得勝利,而二戰德軍獲得了勝利。

對於這個截然結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以從這個角度看,那就是一戰和二戰中的德法兩國,互換了角色,勝負也就互換了。

屈辱的普法戰爭——法國

一戰爆發時,距離上一場普法戰爭,僅僅過了40多年,而在普法戰爭中,法國是慘敗的那個,普魯士一次建立德意志帝國。

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來了一段割地賠款的歷史:“法國割讓阿爾薩斯省的全部和洛林省的一部分,並賠款50億法郎,以北方七省作為抵押。”

這對於法國政府和法國人民來說,可是喪權辱國的大冤罪殺機,將報仇雪恨銘記於心。大作家都德為此還創作了《最後一課》,法國人民因為普法戰爭的失敗而愛國主義高漲。

法國人民為報普法戰爭之仇,可以說是“臥薪嘗膽”,每日“枕戈待旦”,就等著報仇的機會,經過漫長的半個世紀,法國人民終於等來了一戰。

德國一戰戰敗原因

歷經漫長的一次世界大戰,法國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終於戰勝德國,拿回故土,讓德國賠了一大筆賠款。法國勝利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雖然在一戰中,法國的實力的不足以戰勝德國,不論是綜合國力還是軍事力量,但是法國擁有一眾盟友,可助法國一臂之力。

英法美俄四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遠超過德國以及德國的那兩個小兄弟,在綜合國力上勝了,取得戰爭勝利是必然的。

二战德国有多强大 一戰和二戰,同樣是法國與德國,為何戰爭的結果截然相反

德國在一戰中,屬於新興國家,在對國際的影響顯得非常無力,面對英法美聯合殖民地對德國的封鎖,德國失去市場,經濟困頓。

這也是為什麽德國在戰場上並無明顯頹勢的情況下選擇投降的原因,本身缺少殖民地的德國,又失去英法殖民地市場,也就失去經濟發展的動力。

一戰雖然已經是人類科技大爆發的一個時期,但是大多數武器都是剛剛發明不久,在戰場上的運用缺乏經驗,也缺少一個磨合的過程。

這就使得當時的戰場上,可供戰術革新的新型武器裝備太少,所以只能在陣地戰中來回廝殺,雙方誰都未能取得突破。

德國面對當時世界上的主要軍事強國的圍攻,經濟實力、人口數量等各個方面都處在劣勢,最終戰敗,也就不奇怪了。

屈辱的一戰——德國

如果真的是實力不夠,最終戰敗,誰都能被打服,誰也不會再挑事,可關鍵在於,德國的一戰戰敗,死的不明不白。

開始只是歐洲幾個國家之間的作戰,可後來竟發展成為了世界大戰,尤其是到了一戰後期,世界各國紛紛站隊協約國,導致最終德國戰敗。

一戰戰敗後,德國又上演了一出割地賠款的大戲,一戰戰敗德國直接被割走了近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當時的德國總數不過60萬。

一戰的戰敗,是明明能夠打贏,或者最起碼能停戰的情況下,卻被逼無奈的投降了,還遭到一群餓狼瓜分利益,簡直太憋屈了。

此時德國民眾的心態就是找機會還回來,尤其是法國,明明不可能打敗德國,仗著有一群幫手打贏了,低調一點也就罷了,卻在那裡耀武揚威。

所以此時德國民眾的心情,就是當年普法戰爭之後法國人民的心情,兩個在一戰之後,角色悄然的發生了互換。

二戰法國快速投降的原因

一戰結束之後,作為戰勝國的法國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在身份上立刻互換了。臥薪嘗膽以求報仇雪根的變成了德國。

而法國卻又恢復了自己浪漫的天性,對軍事的發展開始漫不經心,導致了法國的軍事力量在當時的世界強國之中已經成為了墊底的。

一戰的巨大消耗,使得法國不敢硬抗,一戰不僅僅是法國遭到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更關鍵的是遭受了巨大的人口損失。

不少史學家都稱:一戰那幾年,法國失去了整整一代人,也的確是這樣,500萬人的損失,對於只有4000萬人口的法國來說,實在太過巨大了。

法國在戰術戰略上的全面落後,先是在戰略上實行綏靖政策,在對德政策上一再軟弱,坐視德國力量壯大。

在戰術上,一味追求堡壘防禦戰,對於一戰中就已經興起的機械化部隊缺乏重視,幾乎就是不發展,將國防經費都花在了建造沒用的馬奇諾防線上。

本文章為狼君歷史原創,表達僅為作者自己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

關於文章的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評論,支持狼君歡迎留言點讚轉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