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爱新觉罗胤禔 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弘历的身世争议

火烧 2023-04-03 03:11:16 1075
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弘历的身世争议 爱新觉罗·弘历的身世争议相传弘历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而是海宁陈阁老陈世倌之子。 在雍亲王(雍正)福晋分娩的那一天,恰好陈阁老的夫人也生下了一个孩子,只是前者是女
爱新觉罗胤禔 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弘历的身世争议

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弘历的身世争议  

爱新觉罗·弘历的身世争议

相传弘历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而是海宁陈阁老陈世倌之子。 在雍亲王(雍正)福晋分娩的那一天,恰好陈阁老的夫人也生下了一个孩子,只是前者是女孩,后者则是个男孩。此时的雍正听说后,密令家人将陈阁老请来,并强调一定要带着小孩。然后借口福晋要看孩子,将小孩带入内室,将自己的女孩换给陈家。陈家后来发现不对,但不敢声张。

没想到,男孩天资聪明,深得康熙、雍正二帝的喜爱,最后竟成为一代君王。后来因为乳母多嘴让弘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才六下江南时。暗去海宁省亲。传说弘历还喜欢穿汉人的衣服,还问旁边的臣子自己像不像汉人。后来一位满洲老臣告诉他这样子有失体面,他才罢休。(不过此说法不是真实,历史学家不同意) 从逻辑上说,弘历不是雍正的长子。也就是说,雍正并不担心无人继承他的王位。而且,“九子夺嫡”的皇位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雍正怎么敢与他人交换孩子,而给政敌留下话柄。血统历来为儒家人伦所重视,在封建社会由是,以堂堂皇家之尊,不可能与普通臣民交换儿子,以致乱了皇家血统,因此,弘历身世之谜可以确切地说子虚乌有。 有学者认为,雍正的继位很大程度原因是因为弘历的关系,是康熙看好弘历,才给雍正做皇帝。康熙大帝有97个皇孙,能养育宫中亲自教导的少之又少,弘历即是其中之一,康熙第一次见到弘历的时候,就感觉很亲切,非常宠爱他,后来弘历在御制诗集中多次写诗怀念祖孙二人相处时的融洽。

爱新觉罗弘历娶了哪些妃子

有: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纯惠皇贵妃苏氏、庆恭皇贵妃陆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等。

1、慧贤皇贵妃

慧贤皇贵妃(?—1745年),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乾隆帝妃嫔,乾隆朝首位贵妃,首位皇贵妃。雍正年间选为四阿哥弘历使女(即格格);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将高氏从使女中超拔为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登基后,诏封高氏为贵妃。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贵妃高氏为皇贵妃;正月二十五日皇贵妃高氏薨,谥曰慧贤皇贵妃;乾隆十七年入葬裕陵。

2、淑嘉皇贵妃

淑嘉皇贵妃(1713年-1755年)金佳氏,乾隆帝妃嫔。原为金氏,初隶内务府包衣,后奉旨出包衣,改为金佳氏。上驷院卿三宝女,其兄为官至吏部尚书的金简,乾隆为皇子时,入侍高宗潜邸,雍正十三年,乾隆帝即位。

金氏初入宫为金贵人,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晋嘉嫔,四年生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六年二月十三晋嘉妃,十一年生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十三年七月初一晋嘉贵妃,同年七月初九生皇九子。

十七年生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日,金佳氏病逝,享年四十二岁。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七日赐谥为淑嘉皇贵妃,棺椁暂安于静安庄殡宫。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葬入裕陵地宫。

3、纯惠皇贵妃

纯惠皇贵妃(1713年6月13日 - 1760年6月2日)苏氏,苏召南之女,清高宗妃,生皇三子循郡王永璋、皇六子质庄亲王永瑢、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乾隆朝第二位贵妃,生前死后均为皇贵妃。

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1713年6月13日)出生,雍正年间,入侍宝亲王府为格格。雍正十三年(1735)五月二十五日,生皇三子循郡王永璋。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初三,宝亲王弘历继位,即清高宗。

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二十四日,封纯嫔。乾隆二年(1737),晋封纯妃。十二月初四,行纯妃册封礼。乾隆八年(1743)十二月十四日酉时,生质庄亲王永瑢。乾隆十年(1745)正月二十三日,晋封纯贵妃。

十一月十七日,行纯贵妃册封礼。乾隆十年(1745)十二月初二,生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二十四日,晋封皇贵妃。四月十一日,行皇贵妃册封礼。四月十九日,薨,享年四十八。五月,册谥曰纯惠皇贵妃。

4、庆恭皇贵妃

庆恭皇贵妃(1724年8月12日 - 1774年8月21日)陆氏,陆士隆之女,清高宗妃,无子女。雍正二年(1724)六月二十四日出生,初封常在,后进贵人、庆嫔、庆妃、庆贵妃。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七月十五日,薨,年五十一,葬于裕陵妃园寝,永琰(嘉庆帝)即位后,念其养育之恩,追尊为庆恭皇贵妃。

5、哲悯皇贵妃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满洲正黄旗人,佐领翁果图之女。雍正初年成为皇四子弘历的侍妾。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生皇长子永璜,九年四月生皇二女。

但是,富察氏命运不佳,在弘历即位前两个月,即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病逝。乾隆二年十二月,乾隆追封他的这位最早的妻子为哲妃。

乾隆十年正月又以哲妃生育皇长子,追晋为哲悯皇贵妃。金棺暂安于静安庄殡宫,乾隆十七年与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同日入葬裕陵。

她是第一个给乾隆帝生育子女的女人。她虽姓富察氏,但出身不高,与孝贤纯皇后没有任何关系。孝贤纯皇后出身于镶黄旗。而哲悯皇贵妃是正黄旗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为什么乾隆要叫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家族,经四百余年的演变,逐步汉化。首先体现在名字的汉化上。清康熙朝前,爱新觉罗家族的名字均用满语。为了标明直系与远支的区别,康熙帝在给诸皇子命名时一律用"胤"字,给皇孙命名一律用"弘"字(个别幼亡者除外)。这是爱新觉罗氏行辈用字之始。不过,当时康熙帝未必想用汉字排列一个行辈顺序,因为他没有要求皇子皇孙以外的人也用这个字命名。但《玉牒》中载,康熙帝诸子名字除胤祯外都用"允"字,因此有的人以为"胤"字不对。其实,康熙帝诸佣际怯?胤"字命名的,胤祯继帝位后,为避圣讳才将其兄弟的"胤"字改为"允"字。乾隆帝弘历不讲忌讳,其兄弟之名都保留了"弘"字。

爱新觉罗氏字辈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爱新觉罗弘历几岁登基?

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雍正十三年(1735年),24岁的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乾隆在位六十年,1795年10月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1799年无疾而终,终年89岁。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乾隆博学:

弘历语言能力超群,精通满语(包括老满文和新满文)、汉语和蒙古语,藏语和维吾尔语也达到了“能之”的程度,这在古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弘历在位期间,才完成《明史》,编一朝史书,耗时百年之久。

弘历不仅有文才,还善射。每年夏天弘历接见武官后就在宫门外比试射箭。赛三次,每次射三箭。弘历九箭一般中六七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月,他在大西门射九箭,箭箭中的。

勤政安民:

乾隆帝总是卯时(早上五时至七时)起床。要是夏天,这时天已亮了;要是冬天,五更才尽。在军机值班的十多人,每晚留一人值班。

恐怕第二天一早有事,非一人对付得了,便每日轮一人早上班相助,于是也在五更上班。平时大家不知弘历何时起床。但从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弘历从他寝室出来,每过一门,必响鞭炮一声,凭此就知道乾隆圣驾已到乾清宫了。

这个时候,要燃一寸长的蜡烛天才亮。军机处的十多人,过五六天才轮上一个早班,已觉辛苦,但弘历则是天天这么早就上朝了。

平时无事时弘历也是如此。当西北用兵征准噶尔部和回疆之时,军事情报到达,即使是半夜,弘历也一定要起来亲自过目,如有要事立即召集军机大臣指示机宜,说很多话。赵翼作记录,有时从起草到恭楷誊正,得要一两个时辰,这时弘历还披着衣服等他。

六下江南:

弘历在位六十年,曾六次南下巡视。他在《御制南巡记》中说:“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

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皇祖父康熙,目的之一是为了探访民情;其二是为了加强清政权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其三是为了河工,康熙时期主要是治理黄河;乾隆下江南除了视察黄河大坝,还视察浙江海塘等水力工程。弘历自己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

然而,和康熙相比,乾隆下江南游乐的目的大大增加。弘历则是前呼后拥,大批后妃、王公亲贵、文武官员相随。

沿途修行宫,搭彩棚,舳舻相接,旌旗蔽空。为搬运帐篷、衣物、器具,动用马六千匹,骡马车四百辆,骆驼八百只,征调夫役近万人。不仅沿途地方官要进献山珍海味,还要从全国各地运来许多食品,连饮水都是从北京、济南、镇江等地远道运去的著名泉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几岁登基?

乾隆简介  清高宗弘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88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代入关第四帝。

  即位前为宝亲王。雍正临终前秘密建储,将其册立为皇位继承人。雍正驾崩后弘历继位,是为乾隆帝。乾隆一生喜文喜诗,作诗曾多达四万首。乾隆自认在军事上有成就,因此自称“文治武功十全老人”。   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乾隆在位共六十年(实际上是六十三年),当了太上皇国家的最高权力还是在他手中.,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而且是寿命最长的皇帝。像乾隆这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乾隆死后的庙号为高宗纯皇帝,史书上称为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和爱新觉罗胤祥是什么关系?

他们叔侄关系,胤祥为弘历的十三叔。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爱新觉罗弘历这位十全老人,到底做了什么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昏庸之主”?

爱新觉罗弘历,自封十全老人,他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政治清明,他也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将康乾盛世推向顶峰,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现在很多热播剧演的都是他的故事,但是最近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他本质上是一个昏庸的帝王。

乾隆时期重用和珅这个顶级大贪官,他明明知道和珅是一个大贪官,但是对于和珅敛财的行为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是推测乾隆之所以纵容合身,是因为合身能够帮乾隆笼络更多的钱财。

乾隆时期还大兴文字狱,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十分罕见的文化恐怖制度。乾隆在位时期文字狱高达130多期,无数无辜的人为此断送了性命,极大的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堵塞了沿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还引发了民族矛盾。

乾隆在位期间还六下江南,每到了一个地方,各地官员都会倾各地之力来接待他,各地官员用来接待他的财务,大部分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但是他六下江南的行为只不过是为了自己游山玩水,却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到了晚年,乾隆更是好大喜功,盲目自大自封十全老人,认为自己有不世之功。

所以,清政府其实是在乾隆时期已经初见颓废了,只顾个人享乐,而不顾百姓死活。

爱新觉罗弘历的电视剧有哪几部

乾隆王朝

戏说乾隆 乾隆秘史 乾隆大帝 无下粮仓 乾隆与香妃 爱新觉罗(329)身世(4)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