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成语 成語: 一毫不拔是什么意思?
成語: 一毫不拔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623成語: 一毫不拔注音: | ㄏㄠˊ ㄅㄨˋ ㄅㄚˊ漢語拼音: yī háo ù á參考詞語: 一毛不拔釋義: 義參「一毛不拔」。見「一毛不拔」條
成語: 一毫不拔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2623成語: 一毫不拔注音: | ㄏㄠˊ ㄅㄨˋ ㄅㄚˊ漢語拼音: yī háo bù bá參考詞語: 一毛不拔釋義: 義參「一毛不拔」。見「一毛不拔」條。Emoji符號: 1️⃣️拔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一毫不拔”對應Emoji表情符號“1️⃣️”,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1️⃣️、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1️⃣️"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一毛不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的去做。」後來「一毛不拔」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演變而出,比喻自私自利,不肯貢獻出些微的力量。今亦用於形容人非常吝嗇。典源: 此處所列為「一毛不拔」之典源,提供參考。《孟子.盡心上》孟子曰:「楊子1>取為我2>,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3>兼愛4>,摩頂放踵5>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注解〕 (1)楊子:楊朱,生卒年不詳,字子居,戰國時衛人。其學說主張「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與墨子的兼愛思想正好相反。 (2)為我:即貴己學說,一種個人主義的學說,為戰國時楊朱所主張。 (3)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著有《墨子》一書,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為墨家思想的代表。 (4)兼愛:戰國時墨翟所倡導的學說。主張平等之愛,無親疏厚薄的不同。 (5)摩頂放踵:比喻捨身救世,不辭勞苦。摩,通「磨」,磨損。踵,音ㄓㄨㄥˇ,腳後跟。見「摩頂放踵」。書證: 01.宋.洪适《盤洲文集.卷二○.錢宗俊承信郎制》:「富者嗇財,一豪(毫)不拔。」 成語接龍“拔”字開頭的成語

拔新領異拔萃出類拔群出類拔刃張弩拔群出萃拔類超群拔萃出群
“一”字結尾的成語
參差不一良莠不一“一”字開頭的成語
一毛不拔一丘之貉一敗塗地一暴十寒一鼓作氣一鳴驚人一竅不通一日千里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一視同仁一籌莫展一網打盡一絲不苟一揮而就一意孤行一見如故一塵不染一知半解一落千丈“拔”字結尾的成語
一毛不拔弩張劍拔一毫不拔 參考鏈接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一毫不拔”分成的單字詳解:
一, 毫, 不, 拔。
很赞哦!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