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乾隆喝鹿血酒历史 乾隆靠它强身,咸丰靠它续命,传说中的鹿血到底有多神奇?

火烧 2021-08-28 08:23:07 1090
乾隆靠它强身,咸丰靠它续命,传说中的鹿血到底有多神奇? 不久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开了一批康熙时期的奏折,其中汇报内容之奇葩无趣,以及皇帝一本正经的自恋的细节都让人忍俊不禁。在一般人的想象里,作为一国之

乾隆靠它强身,咸丰靠它续命,传说中的鹿血到底有多神奇?  

不久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开了一批康熙时期的奏折,其中汇报内容之奇葩无趣,以及皇帝一本正经的自恋的细节都让人忍俊不禁。

在一般人的想象里,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应该只管大事,不问小事。

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向皇帝言事,也应该是辖区里的军政民生大事。然而,这批奇葩奏折颠覆了人们的一厢情愿。

比如,粗略检阅了两千余封奏折后,学者们发现,其中居然有六十余封是封疆大吏获赐鹿肉的谢恩折。“花式谢恩”成为他们张扬文采的舞台,不妨摘录几节——

臣虽捐糜顶踵 莫能仰报万一

——江宁巡抚宋荦

圣恩优渥,荣宠非常,啣感无地,惟有捐糜顶踵,以报我皇上豢养之深仁于万一

——湖广巡抚刘殿衡

臣属何人,得邀异数,惟有精白乃心,捐糜莫惜,以报主恩于万一

——广东巡抚范时崇

虽然依旧是一些政治套话,但皇帝赐肉的意义正在于此,通过奏折走一遍表忠心的程序也是君臣心照不宣的官场默契。

封鹿肉给百官,这是什么神操作?百官还得写奏折以示感恩戴德叩谢主隆恩?

而且,鹿鹿那么可爱,你……你……居然把它们做成了肉干,还当做土特产赏赐给群臣?

各位别笑别闹,这在清朝,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鹿肉干

大家都知道,大清统治者的祖先,来自东北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生。而外出打猎最常狩猎到的野味,就是鹿了。满族人的鹿肉烹饪方法简单粗犷,或烧烤,或蒸煮,如煮白肉、烤鹿肉、蒸祭神糕等就是最常吃的食品。

烤鹿肉

入关统一中国之后爱新觉罗家族为了表示不忘本来,一直在服饰、发式、礼仪、饮食等方面坚持传统习俗,所以,祖辈有多尊敬鹿,他们就有多尊敬。

康熙帝创建“木兰秋狝”制度是为了训练八旗官兵、接见蒙古王公,兼有宣誓武功和传承满洲传统之意,猎物中最受看重的就包括鹿,凡是皇帝亲自射杀的鹿獐都要驿马快送到京城进献到奉先殿的列祖列宗。

《清史稿·后妃传》中即有康熙皇帝将其本人猎得鹿尾献于其母和祖母之记载。他晚年回忆(吹嘘)说,自己一生猎获了数百只鹿。言外之意,就是朕与先祖们一样,是身强体健的勇士,草民们,献上你们的膝盖吧~~

乾隆喝鹿血酒历史 乾隆靠它强身,咸丰靠它续命,传说中的鹿血到底有多神奇?

《康熙狩猎图 》

清朝皇帝里,和鹿鹿最过不去的,除了刚才提到的康熙帝外,还有乾隆和咸丰两位。

康熙喜欢吃鹿肉干,而乾隆和咸丰,则比较复古,学着老祖宗喝鹿血。

咱们先说乾隆。

一向爱折腾的乾隆一生行迹常常刻意模仿祖父,他对木兰秋狝也和康熙一样热心,曾在一次木兰秋狝时骑马望见鹿群,命一侍卫举假鹿头为诱饵,用木兰作呦呦声模仿鹿鸣,等牝鹿靠近立即射箭,当场喝鹿血,“不唯益壮,亦以习劳也”。

前段时间非常火爆的《如懿传》里,就有鹿血酒大补身体的桥段。戏中乾隆身体不舒服,责备太医为何不给自己用鹿血酒的时候,也说:“先帝也用鹿血兑酒服用。”

不过,这里出现了点小失误,乾隆的祖先,喝的可不是勾兑的鹿血酒,而是直接喝鹿血的好吗?

如果说乾隆喝鹿血是为了补身体,他的子孙咸丰皇帝喝鹿血,则是为了续命。

咸丰皇帝

清朝第9代皇帝咸丰,因为其母为了让他早于其他皇子出生坐上皇帝宝座,设计用药催产,于是,作为一名早产儿,咸丰的身体很不意外地非常孱弱,素有咯血痼疾。御医指点迷津,说鹿血可治此病,于是咸丰帝在宫中养鹿一百多头,随用随取,极为便利。也因此,鹿血成了他须臾不能离开的救命良药。

1861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又怕又惊,携慈禧、肃顺等一班人马,连夜逃离京城,赶到承德避祸。虽国难当头,但咸丰依旧终日纵情于声色之中,以致咯血突发,好似泉涌。当下,咸丰令立取鹿血急救。岂料身边无鹿,鹿血在仓促之中难以立即得到。不久,他便气绝身亡了,时年仅31岁(咸丰自小身体虚弱,加上后天纵欲过度,所以无法喝上鹿血与他的暴毙貌似并无直接关系)。

影视剧中的咸丰

除了饮血,皇家对待鹿鹿的花样还有至少100种。

因为鹿天性擅跑动,所以身体中的脂肪含量非常少,俗称“吃不胖”。而且鹿肉属于纯阳之物,补益肾气之功为所有肉类之首,所以宫廷御厨变着法儿地给主子们整鹿肉美食。

比如清代宫廷举办的“蒙古亲藩(潘)宴”,就有“生烤狍肉”(鹿的一种)这道菜。

现代版烤鹿肉

此外,鹿肉还可以涮火锅。乾隆皇帝的早膳就有:“鹿筋折(拆)鸭子热锅”。不过因为脂肪含量少,肉质坚硬,想必御厨们在“鹿肉原始口感”与“让主子们吃到鲜嫩的鹿鹿”的矛盾斗争下,也是想破了脑袋。

清代宫廷还办过三次“千叟宴”,因为鹿谐音“禄”,所以鹿肉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要想老爷子们的一口假牙能嚼得动鹿的柴肉,只能把它们切成极薄极薄的片儿状涮火锅才好使吧~

现代版鹿肉火锅

如果说烤肉和火锅是现代吃货对食物的坚持,那么清代宫廷对鹿尾的爱好,就是他们对历史传统的情怀。鹿尾最恰当的吃法就是清蒸咯,

《随园食单》里就记载过:

“尝得极大者,用菜叶包而蒸之,味果不同。其最佳处在尾上一道浆耳。”

说的就是鹿尾的食用方法——包上菜叶子再清蒸。

现代版蒸鹿尾

所以,说了那么多,各位应该也看明白了。清朝皇帝对鹿的热情,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炽烈。若是生而为鹿,想必是没有办法活着离开紫禁城的。

出是出不去了,卖萌续命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