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语 强弩之末的意思 揭秘曹操的特种部队:强弩之末打得刘备丢盔弃甲
揭秘曹操的特种部队:强弩之末打得刘备丢盔弃甲 导读:提起「特种部队」,人们的潜意识里往往认为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其实不然,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特种部队」了。三国时代,魏蜀吴都有自己的特

揭秘曹操的特种部队:强弩之末打得刘备丢盔弃甲
导读:提起「特种部队」,人们的潜意识里往往认为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其实不然,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特种部队」了。三国时代,魏蜀吴都有自己的特种兵,而又以曹魏的「特种部队」最为强悍。这点,在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中都有描述。> 「从征荆州,追 于长阪,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进降江陵。」以前在《三国演义》里看到 的「五千铁骑」把刘皇叔追得如丧家之犬时,总一眼带过。翻《三国志》和《魏书》才明白,这支被孔明称为「强弩之末」的部队就是 最精锐的「虎豹骑」,也是三国时代最强悍的一支特种部队。> 《三国演义》的基本精神是「颂刘贬曹」,自然对曹操令人闻风丧胆的「虎豹骑」只字不提。不过,《魏书》和《三国志》都对这支特种部队的攻坚、奔袭和战斗能力高度赞许。「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曹纯率领的虎豹骑是何等强悍。《三国演义》中孔明说他们是「强弩之末」,而在正史里,正是这支「强弩之末」杀得罗贯中老师崇拜的刘皇叔差点全军覆没,要不是关羽及时赶到,历史恐怕就将改写了。>> 先不妨从正史里看看「虎豹骑」的赫赫战绩。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在南皮之战中,虎豹骑斩杀了袁谭;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时,「纯部骑获单于首级」,其千里奔袭的能力可见一斑;建安十三年,长阪坡之战击破刘备;建安十六年,曹操征马超时出战的又是虎豹骑,「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建安二十三年,虎豹骑在下辩击破张飞和吴兰……曹操几乎会在每场战役的最关键或者最危急时候,投入「特种部队」参战,并能扭转乾坤。> 《三国演义》里说,能大破马超西凉铁骑是靠曹军「轻装步兵」青州军的顽强战斗,并且拖住了马超军队,这是根据《三国志》而写。青州军的确为「虎骑夹击」赢得了时间,但从根本上说还是虎豹骑超强的战斗力决定的。「大破」之余,还能斩杀二将。据史载,马超能以一州之力对抗曹魏全国,靠的就是「西凉铁骑」,足见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超军中多高鼻深目者」,说明马超的部队有西来的异族军人。打败这样的军队,固然跟曹操的战略战术有关,但与虎豹骑强大的突击能力也是分不开的。> 正史里说,曹操的这支特种部队分虎骑营和豹骑营。两营的最高长官以及大小头目均按武艺、智谋、战略战术等实力定夺。当然,「一把手」都是由曹操最信任也是最忠心的曹氏将领担任,从曹真、曹休到曹纯,曹操从不让特种部队的指挥权「外落」。《魏书》上说,虎豹骑最后一位司令曹纯死后,曹操召开会议讨论最高长官的人选,大伙儿都知道曹操的德性,于是就七嘴八舌地在曹氏将领中议论人选。曹操看了看被推选的几个人,皱起了眉头。最后,见没人推举自己,曹操干脆直抒己见,曹纯的才干有几个能比的呀?难道我就不能当特种部队的司令?于是,曹丞相被文武百官拥戴兼任虎豹骑都统直到死……> 翻《三国志》不难发现,三国时期各霸一方的诸侯都建立了自己的「特种部队」。但兼任这支部队「一把手」的仅为曹操一人而已。从这一点看,曹操不仅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军事家,更是一个生性多疑、对谁也不放心的主。> 很赞哦!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