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化 > 宗教

永乐朝的才子们

火烧 2021-07-09 05:25:57 宗教 1065
> > > >关于他们两个人迎附朱棣,野史中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朱棣进南京的前一天,解缙、胡广还有一个名叫王艮的和一个名叫吴溥的官员,因为是邻居,就集中在...

      >

 

      >

      >

      >

关于他们两个人迎附朱棣,野史中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朱棣进南京的前一天,解缙、胡广还有一个名叫王艮的和一个名叫吴溥的官员,因为是邻居,就集中在吴家,谈谈今年打算。当时解缙十分激动,陈说大义。胡广也附和他,说要舍生取义,为国赴难。只有王艮什么也没说,低头不语。几个人说完散了回家,吴家的小儿子就说了:我胡叔叔要是为国家而死,真是光荣呀!可是吴溥却对儿子说:不会的,他和你解叔叔都不会死的,这里面只有王叔叔会去殉国的。他的话音未落,就听见隔壁传来胡广指挥仆人的声音,说:外面甚乱,看好家里的猪。吴溥于是对儿子说:一只猪都舍不得,怎么会舍生呢?正在这时候,另一边的隔壁就传来哭声,原来王艮已经自尽了。这个故事并不十分可信。因为有记载说王艮早在朱棣夺位的前一年,就已经去世了。

      >

      >

      第七个人名叫胡俨,江西南昌人,建文初当过和尚,后被荐举入京,正赶上朱棣进南京,被选入翰林院,进入内阁。七个人当中,他的年龄最大,这一年四十三岁。但是他在内阁的时间也最短,第二年就调离了。他为什么这么快就被调离?可能主要还是因为他不大适合这个岗位。他在七人当中年龄最长,为人最谦和,不过史书中记述说他“少戆”,“少戆”,倒不一定是说他傻,很可能是书生气太重,有点书呆子气,所以后来朱棣就让他去国子监当祭酒,就是调到国家大学当校长去了。

      >

这些人主要特点大概有这么几点:

      >

明朝的内阁,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朝廷行政的中枢机构。这虽然是逐渐形成的,但是在朱棣刚刚要建立内阁的时候,其实他就把内阁的地位定得很高。在他的心目中,内阁的重要性要超过六部,这些内阁官员在朝廷官员中的地位也不在六部尚书之下。

      >

      >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