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赵忠尧回国了吗 留學美國能回國,趙忠堯沒有諾貝爾獎,卻為中國培養了許多科學家

火烧 2021-11-26 21:31:30 1041
留學美國能回國,趙忠堯沒有諾貝爾獎,卻為中國培養了許多科學家 中國缺乏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才?其實這是別人的錯誤認知。他是人類物理學史上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物理學家。他的研究成果為後來研製正負電子對撞機提供

留學美國能回國,趙忠堯沒有諾貝爾獎,卻為中國培養了許多科學家  

赵忠尧回国了吗 留學美國能回國,趙忠堯沒有諾貝爾獎,卻為中國培養了許多科學家
中國缺乏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才?其實這是別人的錯誤認知。
他是人類物理學史上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物理學家。他的研究成果為後來研製正負電子對撞機提供了理論基礎,也奠定了他在世界物理學界的崇高地位。他取得這些的成果,本應該獲得諾貝爾獎,可是因為當年的諾貝爾獎組織的疏忽,讓中國人錯失了機會。
而諾貝爾獎中國人很難問鼎的誤解,也籠罩了中國學界多年。「趙忠堯在世界物理學家心中是實實在在的諾貝爾獎得主!」 前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任愛克斯朋這麼說。「趙老師本來應該是第一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人,只是由於當時別人的錯誤把趙老師的光榮埋沒了」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也這麼說。
當年,趙忠堯獲得成就,足以問鼎諾貝爾獎,但是諾貝爾評委會素來對中國科學家存有偏見,因而沒有把諾貝爾獎頒給趙忠堯。但是2年後,安德森把趙忠堯的實驗又重複了一遍,得出來同樣的結果。
誰會獲得諾貝爾獎?
憑實力,自然是趙忠堯無疑,可是讓人感到詫異的是,在1936年,為了表彰正電子的發現這一20世紀的重大發現和重要成就,瑞典皇家科學院跳過了1930年首先發現了正電子和正負電子產生與湮滅的趙忠堯,將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安德森,最後卻以「疏漏」為借口,不了了之。
或許,這就是曾經中國科學家難以獲得諾貝爾獎的根源。而這件事更證實了一點,國家不夠強大,即便是學界,也毫無公平可言。而所謂的公平,是實力對等下的可能。
可見,祖國的強大有多麼重要!那是你身在異地,尊嚴的保障,更是生命的保障,是你在國外挺起胸膛做人的堅強後盾。
今天的中國崛起,也正是無數先賢前輩們不懈努力,甚至是鮮血換來的。不知道是否還有人天真地認為,在中國學術界,科學家真的難以獲得諾貝爾獎么?當然,中國人並不在乎諾貝爾獎,我們更在乎的是默默地發展科學技術,在一個領域超越曾經的對手。
1931年趙忠堯回到了中國,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在我國首次開設核物理課程,並主持建立我國第一個核物理實驗室。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趙忠堯先後到雲南大學、西南聯大和中央大學任教,培養了一批以後為我國原子能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人才。1946年,他還赴比基尼群島參觀美國的原子彈試驗,之後又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等處進行核物理和宇宙線方面的研究。
而如今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楊振寧教授和李政道教授,在西南聯大求學時也曾受教於趙忠堯,還有錢三強、鄧稼先等人。可見,趙忠堯對後來物理學界的影響力。
在新中國已經成立後,趙忠堯和一大批留學生一起,放棄了繁花似錦的美國,經歷了多番阻隔,最終返回了一窮二白的新中國,給中國科學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雖然後來,趙忠堯也遭受到了磨難。但是在1973年,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趙忠堯恢復工作,擔任副所長並主管實驗物理部的工作,再次搞起了科研,為中國高能物理研究繼續奉獻自己的力量。
1998年5月28日,趙忠堯院士辭世,享年96歲。
可以說,趙忠堯院士在物理方面的成就不凡,他更是一位愛國者,更是中國核研究相關領域的重要奠基人,鑄就了中國崛起的資本。因此,趙忠堯雖然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卻在中國人心中卻有著比諾貝爾獎更高的榮譽,他是民族的英雄。
本文作者已簽約快版權維權服務,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