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资料 关于中国屈辱的历史详细资料
关于中国屈辱的历史详细资料
1,《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丑条约》的签订。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中国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
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辛丑条约》为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
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的作法。
在gcdzg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涌现出东北义勇军等各种抗日武装。
5,潘家峪惨案。
潘家峪是河北省丰润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腰带山中的一个山村,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在gcdzg的领导下,八路军挺进敌后,奔赴华北战场,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潘家峪成为抗日堡垒村,成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中枢。
潘家峪人民的抗日斗争,极大地激怒了日本侵略者,面对潘家峪这座打不垮、攻不进的抗日堡垒,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必欲除之而后快,丧心病狂地要把潘家峪人民斩尽杀绝。
全村有1230人被杀害,有23户人家被杀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丑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关条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一八事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潘家峪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