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军大衣 我军曾缴获许多日本大衣,为何却很少有人穿?全是鲜血换来的教训
我军曾缴获许多日本大衣,为何却很少有人穿?全是鲜血换来的教训
近年来,各类抗战剧层出不穷,虽然水平良莠不齐,但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不知各位读者是否注意到过——八路军经常缴获日军物资,其中包括罐头等军用食物,也有水壶、棉被、军大衣等日常用品。不过在影视作品中,几乎看不到任何身穿军大衣的八路军战士,即使在滴水成冰的寒冬之中,他们也都穿着单薄的衣物。
▲华北抗日根据地缴获的日军物资
事实上,根据现有史料和档案记载,八路军确实在战场上缴获过不少优质军大衣,这说明影视作品中关于缴获物资这一项并非虚构杜撰。抗击日寇的过程中,八路军多次缴获日制黄呢子大衣,这些衣服又长又厚,具有优良的保暖性能,很适合士兵冬季保暖。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很少有八路军战士在冬季穿这些大衣呢?
▲八路军战士旧照

依据规定,所有缴获的物资必须统一上交,交由司令部处置,然后再发放给急需物资的部队。这一做法尽管有利于军队管理,严明纪律,但却不利于实际操作。当时信息传递和交通运输并不发达,从集中上交给司令部再到物资下发,时间拖得太长,很可能发到战士手里时,一个寒冬都已经过去了。要是运气不好,碰上特殊战况(比如撤离)或者日寇突袭,为避免大衣重新被日军夺去,看守仓库的战士常常会选择点火焚毁大衣。正是这一原因,导致很多战士在寒冬里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打仗。
▲缴获的日军大衣
对于这些战士而言,显然不是他们不穿,而是实在没大衣可穿。经过几次惨痛的教训后,八路军司令部决定修改规定,战士们在战场上取得大捷以后,如果物资数量足够多,那么司令部需要在第一时间里,以最快速度把军大衣和皮靴下发给部队装备。1939年,在黄土岭和雁宿崖大捷中,一些部队因为收缴的军大衣数量非常多,最后不论战士干部,人手一件黄呢子大衣,令其他部队羡慕不已。
▲八路军战士剧照
不过能够人人都有军大衣的部队终究是极少数,对于大部分战士来说,军大衣还是稀有物品。因此许多战士都发扬革命精神,主动把大衣让给更有需要的战友们,自己则始终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靠着顽强意志撑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让来让去,最后也就没几个人真正穿在身上。事实上,战士们对于来之不易的衣物非常珍惜,即使是一件普通棉衣,常常是穿穿补补好几年。在军事博物馆里,就曾收藏了这样一件棉衣,上面的补丁数多达296块。这只是一件很普通的战士棉衣,还有不少战士连这样破烂的棉衣都没得穿,当时环境的恶劣程度可想而知。
▲侵华日军剧照
中国军人正是凭借着如此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战胜了强大我们数倍的敌人,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如果没有中国军人的默默付出,岂有今日的累累硕果?今天的我们,能够享受岁月安好,都需要感谢几十年前无私奉献的他们。在铭记国耻之余,也切莫忘记这群赢得中国未来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