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元宵节灯谜 元宵節將至,三則燈謎故事,十個燈謎,據說沒有人能全部猜對!

火烧 2023-01-11 04:06:46 1044
元宵節將至,三則燈謎故事,十個燈謎,據說沒有人能全部猜對! 今日已是正月十三,距離元宵節也只剩2天的時間。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或者“燈節”,是我國春節裏最後一個重要的節令。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

元宵節將至,三則燈謎故事,十個燈謎,據說沒有人能全部猜對!  

今日已是正月十三,距離元宵節也只剩2天的時間。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或者“燈節”,是我國春節裏最後一個重要的節令。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爲主。

說到觀燈,那自然是少不了猜燈謎活動。文人學士將自己寫好的謎面粘在燈上,吸引過往的行人觀看,以展示自己的學識。燈謎能啓迪智慧又十分有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大衆歡迎。到了明清時代,燈謎更是鼎盛發展,每逢元宵佳節之時,各城各鎮俱都張燈懸謎,盛況空前。

說起猜燈謎,民間還流傳着許多故事,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三則燈謎故事。

王吉普:以謎對謎

一年元宵節,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好朋友王吉普來訪,席間,王安石說:“今天是元宵節,我出一謎助助興——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

王吉普想了想,沒有說出謎底,卻對王安石說:“這樣吧,我也出一謎助助興!”說着,吟出一謎:“東海有條魚,無頭亦無尾,去掉脊樑骨,便是你的謎!”

以謎猜謎,好新鮮啊!王安石想了片刻,不禁微微地笑了。原來,兩人所出燈謎的謎底均是同一個字:“日”。

徐文長:出聯破謎

明代,每年的元宵節,杭州西湖邊都要舉行元宵燈謎會。

有一年元宵節,著名畫家徐文長路過杭州時,也隨衆人到西湖邊觀燈猜謎。在觀燈過程中,他見一羣人圍着一盞大紅燈籠爭論不休,便擠進去瞧個究竟。

原來燈上寫着一副對聯:“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旁邊還有一行小字:“打一日常把用物,並用一謎對出下聯。”這則燈謎謎面很是平常,徐文長很快便想出了謎底,他上前對出了下聯:“烏龍上壁,身披萬點金星。”

衆人看着這兩副燈謎都惑然不解,直到徐文長走後,纔有人想出謎底:原來兩謎的謎底分別爲“油燈”和“桿秤”。

最簡單的燈謎

相傳有一年元宵,乾隆皇帝讓每位大臣都糊一盞燈,上面寫好謎語、對聯或詩文送進宮來,讓大家一同欣賞,共度佳節。

乾隆皇帝對於猜謎對句頗有研究,滿朝文武大臣出的燈謎幾乎難不到他,直到走到了大學士紀曉嵐的彩燈前,只見上面掛着一副燈謎對聯,各猜一字。上寫: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爲短品,也是妙文。”

一時間,滿朝文武和乾隆皇帝都被難住了,猜來猜去也不知所云。最後,紀曉嵐揭示謎底,這幅謎聯的上聯是“猜”、下聯爲“謎”,合起來就是說“猜謎”。

下面,小編爲大家準備幾個燈謎助助興!

1.兩畫大兩畫小。(打一字)

2.小小身兒不大,千兩黃金無價,愛搽滿面胭脂,常在花前月下。(打一文房器物)

3.上無半片之瓦,下無立錐之地,腰間掛個葫蘆,曉得陰陽之氣。(打一字)

4.多一點又冷,少兩點又小,換了一畫便是木,挾直兩邊便是川。(打一字)

5.有面沒口,有腳沒手,也吃得飯,也吃得酒。(打一傢俱)

6.一月復一月,兩月共半邊。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長流之川。四口共一室,兩口不團圓。(打一字)

元宵节灯谜 元宵節將至,三則燈謎故事,十個燈謎,據說沒有人能全部猜對!

7.少年白髮老來黑,有事禿頭閒戴巾,憑你先生管得緊,管得頭來管不得身。(打一文房器物)

8.春去也,花落無言。(打一字)

9.四通八達(打一成語)

10.古月照水水長流,水伴古月度春秋。留得水光昭古月,碧波深處好泛舟。(打一字)  

不知道大家猜出來了沒有,燈謎答案在評論裏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