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师陈寅恪 如何理解陈寅恪的“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
如何理解陈寅恪的“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 如何理解陈寅恪的“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陈寅恪“理解之同情”一说来自《金明馆丛稿二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同情之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因为同
如何理解陈寅恪的“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
如何理解陈寅恪的“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
陈寅恪“理解之同情”一说来自《金明馆丛稿二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同情之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因为同情才表现出一种理解的态度,给人感觉比较敷衍;而理解之同情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一种悲悯之情,这样的情感显得更为真诚、感人。
陈寅恪讲对古人要抱有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的态度,苛求是不正确的。
扩展资料
《金明馆丛稿二编》内容包括《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三论李唐氏族问题》、《论许地山先生宗教史之学》、《李唐氏族之推测》等63篇文章。
作品目录:
1 、论李栖筠自赵徒卫事2 、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3 、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4 、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5 、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6、 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7、 魏志司马芝传跋8 、逍遥向郭义及支遁义探源9 、元代汉人译名考10 、几何原本满文译本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明馆丛稿二编

很赞哦! (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