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是谁儿子 得知日本投降,末代皇帝溥儀的一個舉動,讓人大跌眼鏡

得知日本投降,末代皇帝溥儀的一個舉動,讓人大跌眼鏡
溥儀曾有過一段自述:
“我曾經做了四次皇帝,第一次是三歲時繼承先人的皇位;第二次是1917年,張勳在北京複辟,擁戴我做了十天的皇帝;第三次是1932年,日本人在東北把我扶上了滿洲國皇位,這一幕在1945年結束;第四次當皇帝,是在前年,我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獲得了選舉和被選舉的全部權利。現在,我同其他中國人民一樣,是一個‘集體皇帝’。”
都知道,溥儀的人生可以說是滄桑巨變,經歷了大幅度的變化。他在三歲的時候登上皇位,在辛亥革命之後,被迫退位。因為,溥儀從小就受到了封建思想的熏陶,所以,即使退位了他仍然有著強烈的複辟願望。後來,在日本人各種手段的誘惑下,他最終成為受日本控制的滿洲國傀儡皇帝,在位十三年。
日軍的侵略讓當時的中國陷入到了苦難的泥沼之中,不過,中國人民團結起來,頑強的抵抗著日軍的進攻,使得日軍的戰鬥力不斷被削弱。1945年8月,蘇聯正式對日軍宣戰,並出兵前往中國的東北地區,進攻滿洲國。於是,日軍便被迫根據戰爭形勢變化,重新調整了戰略部署:主力退後,防守“南滿”。
在雙方的交戰中,日軍用遊而擊之的方式與蘇軍進行了長期的周旋,並試圖把國都、皇室和政府遷往通化。8月9日,關東軍的總司令告訴了溥儀,關於蘇聯向日本宣戰的消息。溥儀頓時感到十分害怕,因為,曾經的他被逼退位之後,有著強烈的複辟心願,所以,導致他聽信了日本人能幫他複辟的謊言,從而來到中國的東北,並順利成為受日本控制的滿洲國皇帝。
而且,他認為,蘇聯是日本的強敵,如果日本戰敗了,自己的下場將會更加悲慘。
大概是溥儀感覺到了日本會戰敗,所以,他經常會因為擔心和害怕在半夜醒來,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徹夜失眠。據說,他不僅沒有脫下過身上的衣服睡覺,而且,還在衣服中藏了一把手槍,隨時準備應對緊急情況。兩天以後,溥儀帶著家屬及隨身官員,按照計劃離開偽帝宮,並乘坐火車往南逃離。
13日早晨,溥儀到達了通化市的大栗子車站,然後,住進了預先準備好的“臨時皇宮”。這個所謂的“臨時皇宮”位於長白山下的鴨綠江畔,那裡生長著許多植被,是一個十分適合躲藏的地方。而且,那裡還有一個鐵礦,萬一蘇軍空中襲擊,還可以躲進在鐵礦洞裡,溥儀想著。
1945年8月15日中午,吉岡安直和溥儀等人得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以後非常害怕。從溥儀身邊人的回憶錄上,我們可以感知到當時的情形:當吉岡通知溥儀關於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以後,溥儀立即跪下並向東邊叩首,還狠狠打了自己兩個嘴巴子,也許在他心裡也為自己當初的選擇感到後悔。
8月17日,關東軍司令部向全軍下令:停止戰爭並收繳武器。就這樣,在中國東北毫無顧忌地做了四十年壞事的日本關東軍不複存在了。
當日下午,張景惠和偽滿洲國的總務廳長官,匆忙乘火車回大栗子鎮向溥儀通報情況,並讓溥儀發表所謂的退位詔書。隨後,溥儀打算逃到日本,但是,在機場的時候,他卻被行動迅速的蘇聯紅軍抓捕,並帶到了蘇聯。1946年8月16日,溥儀以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見證人身份出庭在東京審判,並作出證明。
或許溥儀是明白了日本人想要侵略中國的野心,或許是他曾經看到過日本人對無辜的中國百姓所犯下的各種罪行,或許是長期以來他心中所積攢著的不安和愧疚,又或許是想要改變自己在國人眼中的形象……溥儀在東京審判上的表現不錯,他連續出庭8日,出庭時間創下了東京審判的最高記錄。
此外,他不僅向法庭詳細地陳述了日本如何利用他,還為法庭提供了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以及創建滿洲國的證言。因為,日本待溥儀並不好,甚至,還傷害了他的妻子。在法庭上,這些情緒和回憶一幕幕地浮現在他的腦海之中,讓他經常情緒失控,有時還會出言諷刺日本天皇。
不過,顧及自己當年跟偽滿洲國之間的關係,他並沒有把全部事實說出來,因為,他想要為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開脫。
1950年8月初,溥儀被帶到戰犯管理所中進行學習和改造。在看管所的那段日子裡,他寫下了一本近乎“反省式”的自傳。1959年12月4日,他接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赦令,成為了一名政協委員。之後,溥儀開始參加工作,過著平凡人的生活。1967年10月17日,溥儀病重去世。
恰好處在清朝末期至建國初年的他,經歷了中國那段動蕩不安的歲月。有人認為,溥儀作為大清最後一位皇帝的同時,更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皇帝的不幸。因為,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皇權受到了很多因素的約束。不過,溥儀能以一種特殊的身份站在歷史的轉彎處,親身體驗中國走向近代,這也算是溥儀人生中一次獨特且難得的體驗。
參考資料:
【《清史稿·本紀二十五·宣統皇帝本紀》、《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帝溥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