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古人多一日二餐 古人「 ”钟鸣鼎食”的奢华大餐,吃的到底是啥?

火烧 2022-09-06 23:11:18 1117
古人「 ”钟鸣鼎食”的奢华大餐,吃的到底是啥? 今儿个,我们先来认识个字儿「 ”厝”。 别怕,你念错的话,就对了。 因为这个厝字真的念cuò,它是战国时期中山国一个国王的名字。 可能大家又会问,中山国

古人「 ”钟鸣鼎食”的奢华大餐,吃的到底是啥?  

古人多一日二餐 古人「 ”钟鸣鼎食”的奢华大餐,吃的到底是啥?
今儿个,我们先来认识个字儿「 ”厝”。 别怕,你念错的话,就对了。 因为这个厝字真的念cuò,它是战国时期中山国一个国王的名字。 可能大家又会问,中山国? 战国时候不是只有齐楚燕秦韩赵魏吗? 中山国是什么鬼? 可别小看,人家还真的来头不小。 据文献记载,中山国「 ”城中有山,故曰中山”。虽然中山国是个小国,但关于它的典故和传说可不少,比如大名鼎鼎的「 ”中山狼”,里面提到的就是中山国。 历史上到了战国时,中山作为大国政治之间力量平衡的关键砝码这一属性,才明显体现了出来。 到了厝当中山王时,中山来到了它的最强盛状态。 咱可以这么理解,中山国,就是战国时期的瑞士。 可是就在这么个中山国,居然敢搞出来一套九鼎,这九鼎中最为赫赫有名的,就是战国中山王铁足铜鼎,它也是九鼎中的首鼎,堪称鼎中大佬。 此鼎铜身,铁足,外壁刻有铭文,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告诫后代吸取历史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02 你或许要问了,这小小的中山王,为什么敢自个儿搞个九鼎,这不是拿周天子不当回事吗? 事实上,人家厝爷,还真的就是拿周天子不当回事。 要知道,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因为周天子的势力衰弱得很厉害,各个诸侯纷纷称王。 既然称了王,就理所应当可以用周天子的礼器了,而且,周天子的属地就相当于今天的梵蒂冈,所以他也不能把诸侯怎么办。 厝既然称了王,虽然地盘小是小了点,但人家自然也要用九鼎。 而且前头我们也说了,厝的鼎也不简单,很可能是熔掉了战利品之后重新造的,而且他还在九鼎最大的头鼎上,刻了那连绵不绝的77行469字,不经意间就创造了一个记录——这个头鼎是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的战国青铜器。 厝除了在头鼎上记录了自己和燕、赵二国开团的强悍战斗力之外,更重要的,他还在一尊盛酒的礼器表面,刻下了中山国祖祖辈辈的创业史。 03 那么,鼎这玩意,到底是干啥用的,它只是单纯的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或者只是一个庞大的礼器吗? 并不只是如此简单。 鼎呢,本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煮食器,材质以青铜或陶为主。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开始使用陶鼎,到金石并用时代,青铜鼎开始出现。经过夏商两代冶炼技术的发展,青铜鼎的使用在周代达到鼎盛。 周代之后,随着铁器和灶台的普及,鼎逐渐被其他器形所取代。这是后话不提。 鼎实际上代表了我国古代很长的一个美食时代,钟鸣鼎食,即击钟列鼎而食,是古代贵族宴请宾客时的顶级礼仪。 平时宴会、祭祀这些活动的时候,鼎内也会盛放食物。 周朝以「 ”礼”闻名,有庞大的礼仪体系,而食物被认为是和天地沟通的媒介,很多食器也是礼器,所以作为食具的鼎自然也有很多讲究。 鼎的数目代表等级地位的高低,并且鼎永远是奇数出现的。 一鼎对应的是贵族中地位较低的「 ”士”,食物配置是豚(乳猪)。 三鼎为「 ”士”在特殊场合使用,食物配置可以是豚、鱼、腊,或者豕(猪)鱼、腊。 五鼎对应的是大夫,食物配置是羊、豕、肤(切肉)、鱼和腊等。 七鼎对应的是卿或诸侯,食物配置是牛、羊、豕、鱼、腊、肠胃、肤。 九鼎对应的是天子,食物配置是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 除此之外,周代的鼎还另分为三大类:镬鼎、升鼎、羞鼎。镬鼎形体巨大,多无盖,用来煮白牲肉。 升鼎也称正鼎,是盛放从镬鼎中取出的熟肉的器具。 羞鼎则是盛放佐料的肉羹,与升鼎相配使用,所以也叫「 ”陪鼎”。 与鼎经常一起出现的还有「 ”簋”,簋大多为圆形,体型厚重,表面多用兽面纹装饰,有的带盖,常用来盛饭食。 簋总是以比鼎数量减一的偶数出现,比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等。 除此以外,还有「 ”俎”,是盛肉的案子或者盘子,可以放个羊头之类的;以及「 ”豆”,一种高足盘,可以放些小一点的食物。 全部配置加在一起是这样的:周天子用九鼎八簋九俎二十六豆,诸侯七鼎六簋七俎十六豆,大夫五鼎四簋五俎八或六豆,士三鼎二簋三俎,而一般百姓则严禁用鼎。 可以想象一大堆食物和器皿大小高低错落摆放的恢弘场面,应该不亚于一场交响音乐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