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千古完人曾国藩 兩面派的曾國藩:一面是「千古第一完人」,一面是慘無人道的屠夫
兩面派的曾國藩:一面是「千古第一完人」,一面是慘無人道的屠夫 每當人們去翻開那段清代末年中華民族的「恥辱史」時,腐敗、懦弱、無能……這便是眾人不言而喻的評價,而對於晚清的那些大臣們,人們也同樣沒有什麼

兩面派的曾國藩:一面是「千古第一完人」,一面是慘無人道的屠夫
每當人們去翻開那段清代末年中華民族的「恥辱史」時,腐敗、懦弱、無能……這便是眾人不言而喻的評價,而對於晚清的那些大臣們,人們也同樣沒有什麼好印象——畢竟就歷史課本來看,清末時期大臣們往往都是灰頭土臉,被派遣各地,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背負各種恥辱和罵名,例如李鴻章。但近年來學者對歷史不斷剖析,使得人們對那段晚清恥辱史的評價也逐漸客觀,同時也讓人看到了那個時代位高權重的大臣們為人處世的閃光點。其中就有這樣一位晚清重臣,被後人評價為「千古第一完人」,那便是曾國藩。曾國藩作為晚清重臣,也是中國歷史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沒有顯赫的家室,天賦堪稱晚清大臣中最差的一位,卻能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在如此複雜多變的時代格局中脫穎而出,被譽為大清朝「中興第一大臣」。但隨著歷史學家的深入了解,越來越多的曾國藩「黑歷史」被扒出——屠殺無辜,燒殺掠奪,手段殘忍至極。所謂「人無完人」,曾國藩為何得到評價如此之高,他又因何而「招黑」呢?
曾國藩出身平常,家族中五六百年之間,未嘗出過金榜題名的先輩,而曾國藩自己也花了七年之久才考取了秀才。關於曾國藩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天晚上,小偷卧在曾國藩的房樑上準備趁他休息而盜竊。曾國藩則在背一篇文章,沒想到背到了半夜三更還沒能完成。小偷於是跳下房梁,對曾國藩說自己光聽都背下來了!罵罵咧咧地翻窗離去。由此可見,曾國藩天資並不聰慧,甚至是愚鈍。但憑藉這樣的「笨功夫」,曾國藩最終用勤奮敲開了科舉功名的大門。「一身能勤能做,雖愚人亦有賢智之風」,這便是曾國藩一生的處世之道。
「堅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曾國藩認為聖人與凡人最大的區別即是否節慾。於是年輕氣盛的曾國藩便立志戒色,還題字於書上,時刻記錄自己的所作所為,檢討反省自我。在曾國藩身上散發著儒家傳統思想的魅力,但即使孔子都表明「食色性也」,曾國藩依然堅定不移,硬是用自己的自律,抑制住了凡人的本性。曾國藩在識人用人方面獨有一道,晚年寫出巨著《冰鑒》。由此可見,曾國藩能成為一國之器,成就一番事業絕非偶然。
曾國藩嚴以律己,勤以修身,為大清做出巨大貢獻:他派遣中國第一批留學生赴美國學習,建造第一艘輪船,創建第一所兵工學堂……那麼,曾國藩的「差評」又從何而來呢?
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曾國藩的行為令人髮指。曾國藩下令:「可誠以多殺為妥,不可假仁慈而誤大事。」太平天國運動作為一次偉大的反封建農民革命戰爭,其意義重大且積極,而曾國藩鎮壓太平軍,無疑成為革新道路上最大反派之一。而本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走一個」的血腥原則,又讓曾國藩成為了最大的劊子手。時《華北先驅報》報道清軍的殘忍行為:砍頭、開膛、姦殺……評價其行徑為「最精細的凌遲酷刑」。南京城中腥風血雨,博學多識的曾國藩搖身一變,成為了「魔鬼的化身」。
不僅如此,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曾國藩不但不安撫難民,反而認為其為叛軍的家眷,將他們困於城中,活活餓死。太平天國運動領導者洪秀全病逝後,曾國藩卻不依不饒,硬生生將洪秀全從墳墓里挖出來,剁成肉醬。這位位高權重的「完人」,成功戒色,識人用人之道流傳後世,信奉儒學,無奈卻走不出仇恨的陰霾。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這是後人對曾國藩的一生之概括。在筆者看來,如此心狠手辣的他並不能稱之為完人,但其內外兼修的品格值得大家學習。曾國藩教會我們嚴以律己,勤以修身的同時,我們也應借前車之鑒,做好寬以待人!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贊、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很赞哦!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