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褒姒的容貌 妹喜、妲己、褒姒、小周后等等,历史中怎么有这么多亡国之女?
妹喜、妲己、褒姒、小周后等等,历史中怎么有这么多亡国之女? 作者:刘宏宇 (妲己与纣王) 红颜祸水、爱美人不爱江山、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些话,不用有什么文化,只要听过几段传统评书,大概就耳熟能详了。
妹喜、妲己、褒姒、小周后等等,历史中怎么有这么多亡国之女?

作者:刘宏宇 (妲己与纣王) 红颜祸水、爱美人不爱江山、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些话,不用有什么文化,只要听过几段传统评书,大概就耳熟能详了。 还有略略小众化点儿的——脏唐臭汉、唐女祸、一笑失国,等等,稍微受点儿传统教育,就也肯定不陌生。 所有这些,都传递出一个似乎很像「 ”道理”的意思——女人误国、美丽的女人往往是家国天下的毒药! 把这意思轻轻引申一下下,从心理暗示的角度讲,就很容易让人以为,之所以古来那么多变乱衰败、改朝换代,盖因有太多祸国殃民的女人。 于是,问题来了——怎么会有那么多祸国殃民的女人呢? (一)两张迥异的名单引发的疑问 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这是我们历史中所谓「 ”上三代”的三位「 ”亡国之女”。 东周因为国家太多,名单也就很长,挑个最扎眼的晒晒——夏姬。 伟大的汉朝——前有吕雉专权,中有傅昭仪、「 ”二赵”,到后来,还勺上个何太后。 更加伟大的唐朝——高阳公主、武后、太平公主、杨贵妃……十分令人发指的是,那武后,居然还做了十几多年皇帝,简直纲常颠覆! 繁荣的宋朝——狸猫换太子的刘妃、青楼花魁李师师,真的假的不敢定论,但传得沸沸扬扬确是不争是事实。 还有元朝的海马真后、明朝的李太后(万历皇帝生母)、陈圆圆、清朝的董鄂妃、慈禧太后,甚至……「 ”甚至”就算了,说多了惹祸。 这还只是挑拣着「 ”大朝代”、循着「 ”或可考”的原则,随随便便列出来的。认真起来,这个名单,会很长,全捋一遍,少说也得相当于娘子军连点名的规模。 另一张名单,是跟我们相对应的整个西方,跟上述那些位能「 ”比肩”而又比较为国人所知的,最主要可能是两位——古埃及的「 ”艳后”和古希腊的「 ”海伦”。都是传说人物。「 ”艳后”后来自杀了;而海伦活得好好的,没人追究她什么责任不说,还竟成了后世浪漫文人梦想中爱的偶像,似乎很少见到「 ”脏”、「 ”臭”的形容、编排。 这两张名单「 ”长度”的差异,以及名单上的女人们「 ”定论”的差异,在很早的时候,就引起了笔者的疑问。 疑问有三: 是我们这儿的女人太坏,还是我们这儿的男人太容易受女人蛊惑? 我们如此强调男权,怎么竟就能让一些女人们玩得那么不堪? 西方这样的女人那么少,是我太过孤陋寡闻,还是他们故意遮丑就不告诉? (二)美女祸国殃民的两条路径 西方的情形,到底还不是太了然,所以,就还是主要说咱自己吧。 古来那么多女人、美女,竟然就把挺大挺牛的国家给「 ”祸害”了,祸害到积重难返、改朝换代,到底怎么搞的? 大体上,可以看到两种形态,或说「 ”路径”—— 一是真正的「 ”因爱而误”。三个最著名「 ”范例”:杨贵妃vs唐明皇、小周后vs李后主、顺治vs董鄂妃。 一看这仨「 ”范例”,肯定有人会补充:褒姒和周幽王应该也算哪!还有西汉「 ”二赵”和汉成帝。还有最早的妹喜和夏桀。还有…… 没有了! 真没那么多! 妹喜和夏桀太早了,到底有没有妹喜这个人,都不好说。 西汉「 ”二赵”(赵飞燕、赵合得姐妹)跟汉成帝,似乎谈不到「 ”爱”,更是单纯的「 ”欲”。 褒姒和周幽王,恐怕真的另有隐情。具体的,足以另外单独开篇细数。 甚至,就连小周后和李后主,顺治爷跟董鄂妃,都……怎么说?爱,笔者认为,肯定是爱;但非要把亡国的责任放在他们及他们的爱上面,都似乎勉强——李后主那个国家,到他那会儿,就便励精图治,恐怕也无力回天。顺治爷再怎么「 ”荒唐”,方兴未艾的「 ”大清”和「 ”咋没咋地”! 所以,笔者以为,说女子误国,真正由于男女「 ”真爱”所致,古往今来,恐怕也就是杨贵妃和唐明皇一例!这俩人之间的那份爱,其实,并不是被完全否定的;不然,《长生殿》也就流传不下来了。 那份爱之外,差不多所有女子误国的「 ”故事”,都其实更是上述两种形态或说「 ”路径”中的第二种——推卸责任。 没错!推卸责任! 笔者认为,我们历史上那么那么多的女子祸国殃民的「 ”教训”,骨子里,都是男人们、后来的男人们,把失国丧家的责任,推卸到了女人身上。 比如陈圆圆——说刘宗敏(又说是李自成本人)跟吴三桂争这个女人,吴三桂怒了,开了山海关,放进清兵,致使李自成的「 ”大顺”政权未及「 ”满月”就夭折。 好像在说,假使他们不为陈圆圆争执,甚或干脆就没有陈圆圆这个人,吴三桂就不会开山海关,清兵就进不来,大顺就不会亡…… 可能么? 吴三桂不开山海关,大顺或许暂时不会受清兵威胁;但也不受吴三桂「 ”八万关东铁骑”的威胁么?吴三桂是「 ”大明”任命的「 ”总兵”欸! 大顺灭了大明,逼得皇帝上调,作为大明的朝廷命官,吴三桂偌大一支尖兵握在手里…… 满蒙八旗总共大约14万兵力,吴三桂手里8万,大顺拥兵数十万…… 这是历史转折点中三方军事势力的博弈好么?有陈圆圆什么事儿! 可后世就要把历史选择的那个结果,责怪到很可能啥都不知道的一个女人身上! 把个女人熬了汤,大家各自饮下,就都心安理得了。 稍有些历史政治常识,就会简单看出这实在是个让人不好意思笑出来的笑话。 今天的我们,会看出这个笑话;难道当时的他们,以及他们稍后那些总结经验教训的聪明人,都比我们差了这么多,以至于品不出笑话的味道么? 应该不会! 那为什么不好好地、实事求是地,总结、提拣、记述、流传呢? (三)男权信仰化发酵出的无耻与冷漠 似乎,用「 ”无耻”、「 ”冷漠”来形容苦心孤诣为后世留下「 ”女子祸国殃民”历史教训的先贤达者们,不合适,至少也是「 ”些许不敬”。可如果细细品咂那些故事,那些先贤达者们留给我们,以证明、彰显其「 ”女祸”教义的故事,至少,以笔者有限的语言基础,还真一时找不出略略可以显得礼貌些、客气些的说法。 当然,「 ”无耻”也好,「 ”冷漠”也罢,都只加诸先贤达者们「 ”个人”的头上,是不对的。至少也是不公平的。换了我到他们的时代、位置和使命上,也大抵会差不多。弄不好,还会更加「 ”无耻”,更加「 ”冷漠”。 有人说,这世上,总共就两个人,一个叫「 ”男人”,一个叫「 ”女人”。 照此逻辑,纵观我们数千年历史,这说法可以修正为:这世上的被称为「 ”人”的,只是男人;而女人,准确讲,更是「 ”人化的雌性动物”。 好说不好听是吧?可其实就是那么回事! 生动示例——形容年轻女子,特别是还比较「 ”可人儿”的那类,有个古版话本里经常能看到的叫法——雌儿。 人是论「 ”男女”而不是「 ”雌雄”的好吗! 姑娘叫作「 ”雌儿”,那小伙儿怎么不叫「 ”雄儿”? 别的不举了,就这一个「 ”雌儿”,便很能说明,我们曾经相当久远的过去里,是怎样地不把女性当「 ”人”看待! 为什么会这样? 男权? 可以说是。但不够全面。 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在近乎跟我们同步的历史长河中,都是父系男权。不同在于,在我们这个以道德为世俗化「 ”信仰”的国度里,男权,作为赋予「 ”道德”强执行力的重要基础,被「 ”信仰化”了。这种信仰化,将「 ”男女之别”由生理差异和基于这种差异的生产、生活的「 ”自然分工”,上升到了「 ”社会”、「 ”制度”层面的「 ”主从”、「 ”主仆”关系。 这个上升,在我们这个没有或说严重缺失宗教式的「 ”抽象神化崇拜”的国度,就近乎失去了「 ”高限”,轻而易举就到了「 ”最高”。 因为「 ”最高”,所以不容侵犯、不容批评。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事——嗜赌的丈夫输红了眼,回家搜刮可以变卖用以「 ”翻本”的物品,无所获后,会不假思索地骂妻子「 ”败家娘儿们”。 这种逻辑,放大、提升到「 ”家国天下”层面,就有了那么多祸国殃民的女人。 一家有男孩也有女孩,出了啥问题,大抵都是女孩受过,无论她是姐姐还是妹妹。 两夫妻闹别扭,连妻子的亲生父母,都会首先责成自家女儿反省、改进;而且,这种责成,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没有经过「 ”调查研究”的——因为你是女人、妻子,所以就要受过,哪怕是冤枉了,也得受着;如果不服,就祈祷来生是男人吧。 那么多被责成需要反省、改进的妻子,几千年出几百个祸国殃民的女人,概率上讲,还真不算很高啦。 【作者简介】刘宏宇,常用笔名毛颖、荆泓。实力派小说家、资深编剧、北京作协会员,「 ”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获奖者。著有《管得着吗你》《红月亮》《武王伐纣》《深水爆破》等多部长篇小说。主笔、主创多部影视剧本,其中《九死一生》(30集谍战剧)、《危机迷雾》(38集谍战剧)已播出。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红楼梦》里在薛宝琴的婚事上,薛蝌作出了牺牲? 汉廷拯救大兵耿恭的深意:大汉子民虽多,但没有一个人可以放弃 宋江真心喜欢的女人是谁?
很赞哦!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