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朝为什么不杀袁世凯 末代太后隆裕,为何死后能受到袁世凯如此礼遇,全国降半旗三日
末代太后隆裕,为何死后能受到袁世凯如此礼遇,全国降半旗三日 如果说要给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正式结束找一个最直接的负责人,那个人一定是隆裕太后;如果说要在晚清这场直到终结的闹剧里找出一个最无辜的女人

末代太后隆裕,为何死后能受到袁世凯如此礼遇,全国降半旗三日
如果说要给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正式结束找一个最直接的负责人,那个人一定是隆裕太后;如果说要在晚清这场直到终结的闹剧里找出一个最无辜的女人,那那个人肯定也是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光绪的亲表姐兼皇后,慈禧的亲侄女兼眼线。夹在这两个全天下最高贵的人的斗争中间,原本就懦弱的隆裕愈发的沉默起来。她也从来就不是一个存在感有多高的人,哪怕她是皇后。 在光绪帝的眼中,只有那一颦一笑都贴合自己心意的珍妃;在慈禧眼中,只有怎样才能继续牢牢把握朝政,好恣意享受。至于隆裕,一个本来也不怎么漂亮的女人,得不到夫君的爱怜,也讨不到婆婆的欢心,就连命妇王妃,也能随意轻慢了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地位的傀儡皇后。 只是没想到慈禧跟光绪斗了这么久,谁也没能拯救得了清朝这艘船底已经完全腐朽了的破船。1908年,光绪、慈禧相继去世,只留少不知事的宣统帝溥仪,隆裕这个赶鸭子上架的太后,继续在这面对着狂风暴雨的破船上浮沉。大厦将倾。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实际上的摄政王载沣为了推脱责任,将权利全都下放给了隆裕。这个只知道在后宫当个安静傀儡的女人,面对朝堂的第一件事,也是最后一件事,就是如何确立清帝退位方针。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在养心殿由袁世凯呈给隆裕。隆裕还没看几行字就已泪如雨下,匆忙挥手,只让军机大臣世续、军咨大臣徐世昌赶紧盖用御宝。上海《申报》对这一段描写为「 ”清后仍大哭。清帝时立清后怀中,见状亦哭,袁世凯君及各国务大臣亦同声一哭”。 在这一天,持续了2132年的中国封建王朝也随之落下了序幕。或欣喜或悲痛的清朝众臣们没有发现,这个正式宣告了清朝统治的女人,默默得离开了这座写满了伤心的宫殿。新的时代开启,而旧时代的包袱全都由这个女人来背负。 1913年2月22日,抑郁难终的隆裕在46岁这一年,与紫禁城内薨逝了。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随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这样的殊荣对于隆裕而言,应该并非她所愿。 生前只是一个傀儡,死后还要配合北洋政府来作秀,不知在隆裕临终之前,眼前模糊流逝而过的,又是她这悲剧一生中的哪些片段。 很赞哦! (1051)
相关文章
- 袁世凯退位 清末慈禧死后清廷内斗:袁世凯被吓得一夜白头
- 评价袁世凯 清朝历史未解之谜:袁世凯靠着一张嘴,从慈禧那得到大权之谜
- 袁世凯推翻清朝 揭秘清朝末期“钱荒”:袁世凯一连串的救市妙招
- 袁世凯为什么不扶持溥仪称帝 溥仪退位后,为何袁世凯承诺每年支付清室400万元?
- 评价袁世凯 袁世凯是怎样搞定清朝的?其实就靠一个人一件物,清朝就这么没了
- 袁世凯为什么称帝 袁世凯给慈禧一辆小汽车,为什么没有司机?关键是有司机也不敢开
- 袁世凯为什么称帝 慈禧死后,袁世凯成为清廷的眼中钉,他是如何逃过暗杀的?
- 袁世凯为什么不扶持溥仪称帝 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隆裕皇后很快同意,但有一事却死活不答应
- 清朝为什么不杀袁世凯 袁世凯为何软禁章太炎?袁世凯为何不杀章太炎
- 清朝为什么不杀袁世凯 袁世凯究竟是为何不杀章太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