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高翥《秋日三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高翥《秋日三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火烧 2022-11-10 09:56:37 1056
高翥《秋日三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高翥《秋日三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秋日三首(其二) 高翥 ①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Q ②。 豆花似解通邻好

高翥《秋日三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高翥《秋日三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翥

高翥《秋日三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高翥《秋日三首(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秋日三首(其二) 高翥 ①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Q ②。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①高翥(zhǔ)(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②蛩:蟋蟀。Q(jiāng):蝉。 8.本诗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为什么?(5分) 9.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的后两句。(6分)   答案:   8.(5分)   “衔”字可以写出小草的神韵。作者通过一个“衔”字,运用拟人手法,把无形的秋具体化(形象化)了,仿佛是小草伸长脖子首先衔住了秋的衣角,而后秋天才会张开它金色的翅膀去拥抱整个庭院乃至世界。 答出“衔”字,给1分:答出运用的手法,给2分:答出作用,给2分。 9.(6分)       后两句融情于景,长长的豆荚蔓上缀着一朵朵淡色的小花,曲曲弯弯地爬过墙头,好象是去殷勤慰问邻家,作者把自然景物描写得如此有人情味,含蓄地表现了平时与邻居之间的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情形,饱含着诗人满腔的感激之情(或对村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答出借景抒情并具体分析,给2分;答出诗的意境,给2分:答出作者此时此刻的感情,给2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