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70周年纪念酒 最爱喝酒的开国少将,长征路过茅台镇时,用茅台酒当枕头

最爱喝酒的开国少将,长征路过茅台镇时,用茅台酒当枕头
在开国将帅中,很多人都爱喝酒,像许世友、宋时轮、陶勇等等,不仅是驰骋沙场的虎将,在酒桌上也是天不怕地不怕。
在少将中,也有一个人号称“千杯不醉”,而且他不仅爱喝酒,还对酒很有研究,写过《茅台酒》一文,广为流传。
这位少将是谁呢?就是熊伯涛。
熊伯涛190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起初是在冯玉祥的部队当兵,后来参加了宁都起义,成为红军的一员。
在红军,熊伯涛是以参谋长著称的,先后当过4个师的参谋长,搭档的人包括陈光、刘亚楼等等名将。
熊伯涛爱喝酒,每逢打了胜仗,都要去查找缴获的战利品中有没有酒。在红军长征时期,熊伯涛路过茅台镇时,就过足了酒瘾。
当时,熊伯涛所在的部队是红一军团教导营,在鲁班场战斗中,教导营追击国民党周浑元所部时,缴获了几十瓶茅台酒,茅台酒的酒香让熊伯涛抑制不住,立马儿就开了一瓶。
更巧的是,教导营的驻地就在茅台镇的一家酒坊,地窖里的茅台酒足足有几千瓶。战友们都知道熊伯涛爱喝酒,就笑着调侃他:“老熊,够不够你过瘾的?今天真是你的世界了!”熊伯涛边喝边称赞:“哎呀!真是好酒啊!”
(图:左一为熊伯涛)
守着茅台酒窖,这次可让熊伯涛喝过瘾了,甚至还把茅台酒搬到了屋里,连睡觉都枕着睡,半夜闻到酒香,就忍不住爬起来喝两口。
后来,熊伯涛还把红军在茅台镇品尝茅台酒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茅台酒》,被编入《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一书中,成为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经典故事。
虽然在茅台镇过足了酒瘾,但在过草地的时候,熊伯涛就没这么幸运了,还差点饿死在草地里。
当时,熊伯涛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饿得躺在路边奄奄一息,所幸王秉璋发现了他,赶紧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了他一点,这才支撑着他走出了草地。
还有一次更险,那天晚上下大雪,熊伯涛和黄春庭、刘少卿三个干部原本有帐篷,但他们把帐篷都让给了伤病员,三个人顶着一条毛毯,紧紧抱在一起取暖。
到了第二天早上,战士们等了半天也没见这三个人起来,掀开毛毯一看,原来三个人都已经冻僵了!大家赶紧生起了几堆火,好不容易才把三个人化开了。
事后,医生们都感觉不可思议,因为按常理来说,在那种情况下,人早就被冻死了!但是,这三个人不光活了过来,后来还出了两个开国少将(熊伯涛、刘少卿)。
熊伯涛还有个事儿很值得一说,就是他的老母亲。
1949年,熊伯涛已经是第49军副军长了,跟随第四野战军挥师南下,打到了自己的家乡湖北黄陂。此时,距离他离开家乡参加革命,已经过去20多年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家人还有谁在。
再说他的母亲,听说儿子的部队来了,就日夜盼望着儿子能回家,不过,由于时间间隔得太长了,她担心见了面也不认识,就在家门口立了一块门板,上面写着:“我是熊伯涛的娘。”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熊伯涛的部队刚好路过他家门口,发现了这块门板,赶紧报告了熊伯涛。熊伯涛得知老母亲还在家里等着他,赶紧跑了回去,抱着母亲号啕大哭。
1955年,熊伯涛被授予少将军衔,很多人都说,以他的资历,授少将太低了,毕竟在红军时期就是师级干部,而且授衔时他还是公安部队副司令,公安部队下面的几个师长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作为副司令的熊伯涛,怎么说也应该授中将。
但熊伯涛对这个看得很开,说:“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们活着的人还讲什么军衔高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