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新 被低估的老將廖化:不僅僅是先鋒,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被低估的老將廖化:不僅僅是先鋒,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三國時期有幾位很有名的老將,比如丁奉、黃忠、嚴顏等人以及今天要說到的廖化,按演義中的說法廖化足足有九十多歲,當然正史應該沒有這麽大,但年齡也當在八十歲左右。
論名氣廖化不如丁奉和黃忠,加上流傳甚廣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說法,所以廖化給人的感覺就是有能力但並不突出,只是因為蜀漢後期人才凋零才給了廖化脫穎而出的機會,事實果真如此嗎?今天就來說一說被低估的老將廖化:不僅僅是先鋒,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廖氏是荊州襄陽當地豪強,三國時期不少名人都有出任主薄的經歷,比如呂布、司馬懿、楊修等等,當然在關羽麾下出任主薄的廖化也算一個。因為劉備入川之後重心西移至益州,加上孫劉雙方結盟,所以關羽麾下能用之人並不多,廖化能出任主薄應該是受到關羽信任和重用的核心班底之一。
219年襄樊之戰關羽戰敗被殺,荊州眾人的命運也各不相同,有些戰死比如趙累,有些投降比如糜芳、傅士仁、潘濬等等,有些逃脫比如王甫、廖立,只有廖化有點特殊,他先是被俘但是不願投降,於是千里走單騎帶著老母親從東吳潛逃至荊州,剛好在秭歸遇到大舉伐吳的劉備,被劉備任命為宜都郡太守和別督。
夷陵之戰劉備損失慘重,大督馮習和前部都督張南戰死,四大別督中只有廖化和輔匡逃出生天,廖化有能力,對蜀漢又忠心耿耿,關鍵還是荊州人,荊州派是蜀漢朝堂最大的派系,所以廖化在諸葛亮和劉禪時期均得以重用,最後官居右車騎將軍、假節,兼領並州刺史,封中鄉侯,成為蜀漢後期數得上的名將。
蜀漢後期雖然人才凋零,但也有幾位戰功顯赫的名將,比如薑維、王平、句扶、廖化、張翼等等,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後,廖化是蜀漢對曹魏作戰的主要大將之一,據史料記載廖化和曹魏之間至少有過三次交鋒,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廖化居然取得了一平兩勝的驕人戰績。

——蜀漢延熙元年(238年)九月,曹魏隴右羌人叛亂,和隴右接壤的陰平太守廖化率軍進入隴右,曹魏雍州刺史郭淮派廣魏和南安兩郡太守夾攻廖化,結果廖化不僅擊敗了南安太守遊奕,廣魏太守王贇也死於亂箭之下,一比零,廖化一敗郭淮。
——蜀漢延熙十一年(248年),涼州羌胡再叛曹魏,隴西、南安、金城等郡紛紛叛亂並向蜀漢求援,郭淮和征蜀護軍夏侯霸率軍平叛,蜀漢這邊衛將軍薑維和陰平太守廖化出兵隴右接應,廖化築城抵抗郭淮,雖然沒能擊敗郭淮,但是卻成功迎回了胡王治無戴等部落,完成了預定的任務,也算是勝了郭淮一局,二比零。
——延熙十二年(249年),薑維進軍雍州,蜀漢這邊有薑維、廖化、句安、李歆等人,曹魏有征西將軍郭淮、雍州刺史陳泰、討蜀護軍徐質、南安太守鄧艾等人,此戰薑維兵敗牛頭山,句安和李歆投降曹魏,唯獨廖化在白水南岸牽製住了鄧艾,不過因為薑維襲取洮城的圖謀被鄧艾識破只能撤軍,對廖化而言算是和鄧艾打成了平手。
廖化對郭淮和鄧艾戰績是兩勝一平,由此可見廖化打仗也是一把好手,他的能力確實有點被低估,所謂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在強調蜀漢後期無人的同時,其實也可以理解成對廖化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