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显仁书法 老漢苦練書法50年,用手抄名著400多萬字,專家:一點用都沒有
老漢苦練書法50年,用手抄名著400多萬字,專家:一點用都沒有
“但盡人事,不問前程”這句話激勵無數的人,不管別人怎麼看,也不管未來怎麼樣,只管做好自己,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但是這樣所謂的專注,卻遭到一些專家教授的冷眼,尤其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件事情。
張喜才出生於農村,小時候家裏條件有限,張喜才小學還沒有上完就輟學了,以前那個時候也不像現在有手機有電腦,小時候家裏能有一臺收音機就是非常不錯的了,所以對於張喜才來說,他最喜歡的就是用筆寫字畫畫,這也是他唯一的愛好。小時候家裏窮,也沒錢買紙墨筆硯,練書法對於他來說也是非常奢侈的,於是他最開始是用毛筆蘸水在地上寫,後來紙墨的問題解決了,又沒有字帖應該怎麼練呢?
張喜才只能到處去借,在幾番周折之後,張喜才在同村的一位老私塾先生那裏借來了一本楷書和小楷,借到之後張喜才就開始認真練起來。這一堅持就堅持了50年,這50年並不是他都在地上寫,在之後條件好起來了之後他還是會買紙墨來練,後來張喜才在他67歲那邊決定用小楷來抄寫四大名著。
要知道小楷是非常難掌握的一種字體,不要以爲字小就可以隨意,反而就是因爲小所以才更是精,四大名著大約有400多萬字,要寫400多萬小楷,讓人看到就覺得瘋狂,但是對於張喜才本人來說他反而覺得很有意思,有時間他就多寫幾張,沒時間就少寫幾張,於是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張喜才在他76歲的時候寫完了這四部書,花費了9年多的時間。
而這件事情國內的某知名書法專家卻表示“有驚無喜”,他表示對於這位老人的行爲十分吃驚,但是他這種寫的是字根本算不上是書法,這完全就是在浪費時間毫無意義和用處。我不知道這位專家是出於什麼心理說出這樣的話,也許這種確實不算是書法,但是無論是與不是,我覺得都不應該打擊一個專注做事,執着奮進的人。你們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