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耳濡目染意思是什么意思 成語: 目染耳濡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3-03-26 08:17:04 1049
成語: 目染耳濡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4127成語: 目染耳濡注音: ㄇㄨˋ ㄖㄢˇ ㄦˇ ㄖㄨˊ漢語拼音: mù rǎ ěr rú參考詞語: 耳濡目染釋義:義參「耳濡目染」。見「耳濡目染」

成語: 目染耳濡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4127成語: 目染耳濡注音: ㄇㄨˋ ㄖㄢˇ ㄦˇ ㄖㄨˊ漢語拼音: mù rǎn ěr rú參考詞語: 耳濡目染釋義:義參「耳濡目染」。見「耳濡目染」條。Emoji符號: 濡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目染耳濡”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耳濡目染」原作「目擩耳染」。唐代時,虔州長史房啟因病去世,文學家韓愈為他撰寫墓誌銘,講述他生前的種種事蹟。房啟的身世顯赫,曾祖父與祖父都做過宰相,父親也擔任過祕書少監等職務。韓愈說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受到父祖輩的影響,聽熟了、看慣了應有的做人處世態度,而養成高尚的品行與才能。後來「耳濡目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目擩(ㄖㄨˋ)耳染」演變而出,形容經常聽到、看到而深受影響。典源: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源,提供參考。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據《全唐文.卷五六三.韓愈》引)公諱啟,字某,河南人。其大王父融,王父琯,仍父子為宰相。融相天后,事遠不大傳。琯相元宗、肅宗,處艱難中,與道進退,薨贈太尉,流聲於茲。父乘,仕至祕書少監,贈太子詹事。公胚胎前光1>,生長食息,不離典訓之內。目擩2>耳染,不學以能。始為鳳翔府3>參軍4>,尚少,人吏迎觀望見,咸曰:「真房太尉5>家子孫也。」不敢弄以事6>,轉同州7>澄城丞8>。益自飾理,同官憚伏9>。〔注解〕(1)胚胎前光︰指生命孕育時,已受蔭前人之光。(2)擩:音ㄖㄨˋ,習染、感染。(3)鳳翔府:地約當今陝西省鳳翔縣。為周王畿地,漢時為右扶風,北魏時置岐州,唐改為鳳翔府,後世因之,民國始廢。(4)參軍:東漢始置,掌參謀軍務。至隋唐時兼為郡官。(5)房太尉:此指房啟的祖父房琯。太尉,掌管軍事。秦以太尉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漢初沿襲舊制,後改稱為大司馬,東漢時,仍稱太尉。後世多沿置,但一般為加官而無實權,至明始廢。(6)不敢弄以事:不敢誇耀自己的本事。(7)同州:地約在今陝西省大荔縣,北魏時置華州,西魏時改為同州,後世沿置,至民國始廢。(8)澄城丞:澄城縣官。澄城,地約在今陝西省境內,北魏始置縣,後世沿置,清時屬同州府。丞,古代輔佐帝王或正官的官吏。(9)憚伏:畏懼服從。憚,音ㄉㄢˋ。書證:01.《清史稿.卷四三九.廖壽□列傳》:「伏願皇太后崇儉黜奢,時以民生為念,俾皇上知稼穡之艱難,目染耳濡,聖功自懋。」02.《太平天國資料.太平天國史料.欽定士階條例》:「至於誦習書史,博覽篇章,目染耳濡,課學即求心之道;通經致用,家修即廷獻之資。」 成語接龍

“濡”字開頭的成語

濡沫涸轍

“目”字結尾的成語

歷歷在目賞心悅目廬山真面目掩人耳目廬山面目動心駭目遮人耳目一新耳目張膽明目十行一目如豆之目賞心愜目愁眉苦目遮人眼目結舌瞠目

“目”字開頭的成語

耳濡目染意思是什么意思 成語: 目染耳濡是什么意思?
目不識丁目中無人目空一切目光如炬目光如豆目不交睫目瞪口呆目不見睫目無全牛目定口呆目牛無全目空四海目睜口呆目空一世目擩耳染目睜口開目瞪口噤目不定睫目下十行目不識字

“濡”字結尾的成語

以沫相濡目染耳濡耳染目濡沫相濡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目染耳濡。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目染耳濡”分成的單字詳解:

目, 染, 耳, 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