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事例 关于历史名人的事例
关于历史名人的事例
1、万斯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2、鲁迅演讲轶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
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
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
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
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3、鲍叔牙
在年轻时,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鲍叔牙知道管仲家里穷,每次做生意他都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而收益却只有三分之一,这也许他的家人对此感到不满,但鲍叔牙每次都解释说,管仲家里穷,该多给他分一点,于是每次都会多分给他一部分,总是为朋友着想。
有时候管仲做事没做好,鲍叔牙也不认为他很愚蠢,当时管仲当了大官,带着士兵外出打仗,但自己却总不敢身先士卒,常常被人讥笑他的胆小懦弱,但鲍叔牙却解释说,她家有老母亲要养,并不是他自己胆小懦弱,而是认为受条件所约束。
管仲曾经做官,也经常被人逐出,但鲍叔牙也深信他的朋友并不是没有能力,只是没有时机和运气。
后来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也。
后来鲍叔牙把管仲推举做了齐国的丞相。
帮助齐国建立春秋霸业。
4、鲁迅理发店理发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
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
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
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
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
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5、苏秦
苏秦是洛阳人。
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
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
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
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
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
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
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
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
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有时候都刺出血了,但是这样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
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