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杨升庵 杨升庵生前写在牛皮上的「 ”王皮也”,如何死后成为「 ”玉波池”

火烧 2022-04-27 05:06:11 1036
杨升庵生前写在牛皮上的「 ”王皮也”,如何死后成为「 ”玉波池” 杨升庵得罪了嘉靖皇帝,被发配云南充军。他穿着赭(zhě赭衣:古代罪人穿的赤褐色的衣服,借指罪人)色的囚衣,戴上沉重的枷锁,历时半年,抱
关于杨升庵 杨升庵生前写在牛皮上的「 ”王皮也”,如何死后成为「 ”玉波池”

杨升庵生前写在牛皮上的「 ”王皮也”,如何死后成为「 ”玉波池”  

杨升庵得罪了嘉靖皇帝,被发配云南充军。他穿着赭(zhě赭衣:古代罪人穿的赤褐色的衣服,借指罪人)色的囚衣,戴上沉重的枷锁,历时半年,抱病走了一万多里路,到达永昌卫(沽酒客注:云南保山旧称永昌,都司卫所制度是明朝重要的军事管理体系)的戍所后,病势沉重,卧床不起。 戍所的营官同情杨升庵的遭遇,请来医生为他诊治,并让他在环境清幽的云峰山养病。病好之后,营官见他是个文弱书生,没有叫去干舞枪使棒的苦差事,只是任随他在戍所内做点写写算算的轻巧活。 在永昌,杨升庵虽然是朝廷罪犯,行动还是很自由的。他喜爱云南壮丽的山川,所到之处,吟诗作赋,题联书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迹,文人学士、地方官绅向他求字的更不计其数。可是,杨升庵有个怪脾气,他从不和贪官豪绅打交道,而喜欢与穷苦百姓做朋友。 在戍所的路边上,有一间破旧的茅草房,住着一对穷夫妇。男人姓王,名字早被人遗忘了,他专为过往行人和戍卒修补鞋靴、鞍甲等物件,人们都叫他王皮匠。 王皮匠心肠很好,他常看见一位彬彬有礼,身体虚弱的戍卒从这里过上过下,这人的鞋底已经踏穿,鞋帮已露出了脚趾和脚跟,怪可怜的,便主动为他修补,分文不收。后来,王皮匠知道他就是落难的杨状元杨升庵,便更加同情。 王皮匠的妻子也常为这位杨状元缝补浆洗,请医熬药。从此,杨状元和这对勤劳、憨厚的皮匠夫妇结成了亲密朋友。 一晃就是二十多年,杨升庵要离开永昌回四川了,皮匠夫妇买来酒肉为升庵饯行。杨升庵说:「 ”我打扰你们许多年,没有什么报答的,心里很过意不去,那就给你们留点字作纪念吧。”王皮匠回答说:「 ”我们都是黑眼窝(意思文盲不认字),家里找不到写字的纸,我有一张牛皮,就把字写在上面吧。” 这张牛皮,乃是王皮匠的一半家产。他平日只用了些边边角角,刚好剩下四四方方一块,挂在破壁间遮风挡雨。杨升庵想,写什么呢?写诗写文他们都看不懂。于是,杨升庵挥笔写了「 ”王皮也”三个大字。意思说,这是王某的牛皮,有了这个标记,可以防止被人偷走。 再说对杨升庵百般不满的嘉靖皇帝,自从把杨升庵充军后,拔掉了眼中钉、肉中刺,朝廷里就只有阿谀逢迎的佞臣,没有直谏敢言的清官了。因此,嘉靖皇帝更加骄奢淫逸,为所欲为,搞得来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后来,他又在京郊大兴土木,修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御花园。园内凿池全山,建亭造桥。波光云影,气象万千。一日早朝,管理营造的工部主事上殿启奏说:「 ”御花园如期竣工,请万岁爷赐名。”嘉靖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哪想得出个好名字,便降旨翰林院,为御花园取名书匾。 翰林学士们搅尽脑汁,引经据典,取了十几个不同的名字,用真、草、篆、隶各种书体写好,呈给皇上「 ”御览”。嘉靖皇帝看一个摆摆头,看二个撅撅嘴,最后,一个也选不上。 这时,他心中十分郁闷,心中想:难道我大明朝就找不出一个有文オ、善书法的人么?猛然间,他想起了在宫中给他讲过书的状元杨升庵,此人才华出众,书法超群,可恨他与朕作对,早被充军云南。如今朕要他题匾,他还敢怠慢么?当天,嘉靖皇帝即命一钦差官,带着诏书,星夜兼程,直奔云南。 钦差来到永昌卫,早有地方官员出城迎候。钦差宣读诏书后,戍所的营官急忙禀告:「 ”戍卒杨升庵七十岁时潜逃四川,巡抚派人抓回后,不久即病死,遗体现运回四川了。” 饮差听罢,勃然大怒:「 ”哼!你叫我怎么向万岁爷交差?杨升庵死了,还是非要他的字不可!”小小营官怎敢冒犯钦差大人,只得赶回戍所同幕僚们商量。然后把永昌各处杨升庵所题匾对、碑刻的拓片和文人学土搜藏的墨迹集中起来给钦差挑选。 钦差挑来挑去,一件也不合适,遂大发雷霆,限期营官三天之内找到满意的字,否则奏明皇上,革职査办。营官一筹莫展,又找幕僚们商量。有位老年幕僚说:「 ”我从前经常看见杨升庵在王皮匠家中进进出出,说不定他保存有不少杨升庵的字。”第二天,营官带领兵丁,陪同钦差去王皮匠家搜查。 王皮匠的家仍然一贫如洗,兵丁们东翻西翻,连一片纸都没有找到。钦差焦急地抓住王皮匠问:「 ”你把杨升庵的字藏在哪儿了?”这时,被搞得晕头转向的王皮匠才弄清官兵搜查的原因,只得把牛皮搬出来。 钦差感到很奇怪,厉声骂道:「 ”你昏了,拿牛皮来干啥?”当他见到牛皮上有「 ”王皮也”三个字,又听王皮匠说出经过后,才收敛怒容,露出一副笑脸来。这张牛皮,因为有杨状元写的字,王皮匠一直舍不得用,搁了几年,已经生了虫。钦差仔细端详,这三个字各有一尺见方,拿来做匾刚刚合适,但可惜与御花园的取名无关。 正叹息间,他偶然发现「 ”王”字的右下方有一个虫眼,恰好成了一个「 ”玉”字,「 ”皮”字的左边有三个虫眼,又恰好成了一个「 ”波”字。钦差肚儿里还是有些墨水,他想,如果「 ”也”字的左边再有三个虫眼。不就成了「 ”玉波池”了么?太美的名称了!皇上见到一定满意。于是,饮差带着牛皮,飞马离开永昌。 钦差回到京城,又找翰林学土们商议,惯于咬文嚼字的学士也认为再没有比「 ”玉波池”更好的名称了。他们公推一位写一手好字的学士,将牛皮上的字勾勒到纸上,再仿照杨升庵的笔法添上了七个点,使「 ”王皮也”变成了「 ”玉波池”。 第二天一早,钦差上殿呈送杨升庵亲笔题的「 ”玉波池”三字,嘉靖皇帝见名称高雅,书法秀美,龙颜大悦,便要诏杨升庵进京,官复原职。 钦差一听,吓得直打哆嗦,这欺君之罪,谁个担代得起?钦差急忙奏道:「 ”杨升庵年逾古稀,疾病缠身,行动困难,还是让他在永昌养老为好。”皇帝觉得这也是道理,遂行文永昌卫,赏赐杨升庵府宅一所,绸缎百匹,纹银千两。 营官接到公文,心想,杨升庵已经死了,多亏王皮匠还保存着他的墨迹,否则我的官儿也保不住。这些赏赐,应该由王皮匠受用。不久王皮匠夫妇搬进了新居,过着幸福的晩年生活。 这段文人墨客的佳话也被后世流传,杨升庵一生颠沛流离,但是才华实在难以被掩盖,谁有能想到他死后这三个字还让他的穷朋友享了福气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