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青枫江上孤舟客下一句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原文_翻译及赏析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原文_翻译及赏析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唐代·张谓《杜侍御送贡物戏赠》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珊瑚树,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原文_翻译及赏析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唐代·张谓《杜侍御送贡物戏赠》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叙事讽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通往铜柱朱崖的道路艰险崎岖,登坛封拜的伏波横海曾效驰驱。
百越的土人自愿进贡珊瑚宝树,汉代的使者何劳又去辨诬洗污。
宾士山中的驿马担心日已向暮,航行江上的孤舟生怕遇上风雨。
这些珍奇宝物从来都很难得到,只恐贤明的君主顾也不肯一顾。
创作背景
秦汉至唐时期,随着行政区域的设定和海上道路的开通,岭南与海外及内地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经贸的繁荣,使地方官员有了膜货的物质基础,也为他们提供了讨好朝廷的条件。作者在任潭州刺史时有感于这种世事便创作了此诗。鉴赏
这是一首讽刺地方官员以进贡方物为名,行市恩买宠之实的诗,词微义显,言正行方,全诗可分为两部分。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意思是说,远方贡物,不该强取。首二句由怀古领起。“铜柱”、“朱崖”,暗指杜侍御出使的地点,这个地方正是当年伏波将军(马援)、横海将军(韩说)拜将坛、征讨东越之地。言外之意,历史上的两位战将,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才到了那里,功彪千载,名垂青史,如今杜侍御为了攫取贡物,取悦皇帝,也到了那里,孰公孰私、孰尊孰卑,两相对照,泾渭分明。若说一二句是侧面讽谏的话,三四句就是从正面进言。意思是说汉唐国力强盛、为其威望所折服,南越人自会心甘情愿向朝廷进献像珊瑚树那样的珍贵礼物,又何必劳驾杜侍御不辞辛劳、万里迢迢前去亲自索要。
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写杜侍御冒险而夺取贡物,未必能取悦皇上。五六句承首句,突出“道路难”三字。马精疲力尽,还要爬山涉水,唯恐太阳下山赶不及路程;船,孤帆无伴,还要冲波鼓浪、冒着春寒艰难行驶。两句将杜侍御为逢迎,不惜一切代价的为人及其心理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七八句,以反言若正的笔法,表面上为粉饰朝廷、为君王开脱,实则寓含更深刻的讽刺。从“多恐”二字里透露了这一讯息,可谓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张谓(?--777年)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张谓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悽然。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很赞哦!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