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国志9争分夺秒 蜀将在《三国志》篇幅最长的是姜维,排在姜维后的这个人并不出名

火烧 2021-11-18 20:43:10 1061
蜀将在《三国志》篇幅最长的是姜维,排在姜维后的这个人并不出名 说起蜀国的武将,可能大部分人张口就来关张马黄赵,演义中的五虎大将名垂千古。五虎大将之后,还有哪些武将呢?在《蜀书》中的罪臣传中还有三位耳熟

蜀将在《三国志》篇幅最长的是姜维,排在姜维后的这个人并不出名  

三国志9争分夺秒 蜀将在《三国志》篇幅最长的是姜维,排在姜维后的这个人并不出名
说起蜀国的武将,可能大部分人张口就来关张马黄赵,演义中的五虎大将名垂千古。五虎大将之后,还有哪些武将呢?在《蜀书》中的罪臣传中还有三位耳熟能详的大将刘封,李严和魏延,也都是猛将。 但是在《三国志》这本惜字如金的史书中,这些人篇幅都非常的短,事迹也就列出几个比较著名的事迹。很多名将如黄忠,赵云,只有小小的一段,黄忠斩夏侯渊这样重要的事迹也就用了两句话,四十五个字。 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黄忠传全文也不过二百多字,赵云传全文四百多字,即使是五虎将之首的关二爷也才一千一百多字。也或许是因为时间相对远一点不好找资料,但是在其他野史中这些人物的形象还是比较丰满的,说没有资料肯定是不可能的,只是陈寿选择性删除了。 在《三国志》所立传的蜀国武将中,篇幅最长的是姜维,姜维作为蜀大将军,后期一直是蜀国的一号人物,而且是跟魏国交战的将领,为中原人所熟知,事迹也众多,他的传篇幅长并不奇怪。而在姜维之后,这个不知名的将军,却列蜀国武将篇幅第二! 此人为张嶷,张嶷传全文一千六百多字,在武将中仅次于姜维的二千一百多字。 张嶷的事迹从刘备入蜀之际开始记录,当时的张嶷还只是蜀地巴郡下一个小县的功曹,就是辅佐县令的那么一个官,感觉跟师爷差不多。山贼打到县里,县令弃家而逃,张嶷却不顾生死,保着县令的夫人逃了出来,因此知名于巴郡。也因为这件事,张嶷才认识了当地许多名人大官,被他们推崇,也有了升官的政治资本。 之后《三国志》就叙述了张嶷设计擒杀山贼;得重病后有朋友倾尽家财为他治病等等这些小事。按理说《三国志》这样的史书,应该省去这么多细节部分,而以一句话带过,如「 ”居职有功,人心皆附”类似的话,但是偏偏写的很详细。 张嶷也因为在职有功,被拜为牙门将(赵云也曾任此官)。在诸葛亮北伐时,南蛮部分地区反叛,张嶷跟随马忠去镇压有功。后来,南蛮反复多次为乱,张嶷就一直驻守在越巂郡,长达十五年,保证了越巂的安稳,也打通了越巂通往成都的道路,深得当地少数民族的拥戴。所以张嶷在安抚外族的方法上非常有心得,算是个有特殊技能的将军,为蜀国安定后方做出了重要贡献。相比于其他的将领的北伐方面的碌碌无为,张嶷无疑是成功的。《三国志》在张嶷镇守南蛮的这段时间里还详细述说了张嶷是怎么对付外族,怎么收复人心,临走的时候,当地人都舍不得他走,甚至有些人跟着他到了成都都不肯走。 民夷恋慕,扶毂泣涕,过旄牛邑,邑君襁负来迎,及追寻至蜀郡界,其督相率随嶷朝贡者百余人。 回到成都以后,张嶷赶上了姜维北伐。当时张嶷已经很老了,身患风湿病,经常疼痛难忍。但是仍然豪言要为国家出力。《三国志》裴松之注里面有一段张嶷向后主刘禅辞行的一段话,非常感人: 臣当值圣明,受恩过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陨没,辜负荣遇。天不违愿,得豫戎事。若凉州克定,臣为藩表守将;若有未捷,杀身以报。 张嶷渴望为国家出力,忘却生死,如果成功愿意为蜀国镇守边疆,如果失败则愿身死战场!最后张嶷在这次北伐中,亲自前线作战,死于阵中。 张嶷这个名字在《三国演义》后期我们经常会看到,但是相比于前期的将领,张嶷就太不知名了。张嶷一生的官职也不是很高,只是一个荡寇将军,属于杂号将军,这么一个杂号将军却让陈寿费了如此多的笔墨,真是奇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