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有骨气的人是怎样的 明朝最有骨氣的這群人被清軍消滅殆盡,為何至今很多人不知道他們
明朝最有骨氣的這群人被清軍消滅殆盡,為何至今很多人不知道他們 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我曾經非常痛恨魏忠賢這群陰險奸詐的太監。我國古代很有意思,恨太監不恨皇帝、恨王朝不恨帝制、恨清和元,卻不恨唐宋明。等我長
明朝最有骨氣的這群人被清軍消滅殆盡,為何至今很多人不知道他們

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我曾經非常痛恨魏忠賢這群陰險奸詐的太監。我國古代很有意思,恨太監不恨皇帝、恨王朝不恨帝制、恨清和元,卻不恨唐宋明。等我長大之後,喜歡上了歷史,我才慢慢發現,我以前的很多歷史常識都是錯誤的,也是假的。
對於魏忠賢、對於東林黨、對於鄭和下西洋、對於戚繼光抗倭、對於正德、天啟、朱元璋等等慢慢就有了自己的看法。也許這些看法不對,但我覺得敢於質疑才是我對歷史最大的進步。而在明朝末年,有群最有骨氣的人,卻被人掩埋在了歷史浩瀚的書卷里。而這種掩埋,似乎是刻意的。
·明朝歷史上最有骨氣的一群人
當有些喜歡明朝的小朋友告訴我明朝的文人很有骨氣時,我忍不住笑了。
當然,我不會去和他們辯論。因為,那樣即浪費我的時間,還得不到任何收穫。
明朝,確切來說,不是亡在李自成和滿族人手裡的,而是亡在了權力過大的文官集團手裡的。
他們所謂的骨氣,是對皇權的不斷壓制。而明朝最有骨氣的一群人,卻被寫歷史的那些人給刻意給掩蓋起來了,那就是浮邱山上的三千道士。
·三千忠魂埋山谷
當滿人還沒有真正坐擁中原時,已經有「頭皮癢」、「水太涼」、「我沒錢」等大批的明朝高級官員投降給了滿人。
在這些飽腹詩書之人的協助下,滿人不但順利入關,還收編了大量的明朝軍隊。使原本僅僅只有不到30萬人的清軍,一下子擁有了上百萬人的軍隊。
而「剃髮易服」、「開科錄取」、「尊儒拜孔」、「以漢治漢」等這些經典政策,都是出自明朝這些官員之手。
當那些熟讀孔孟之言,滿懷激情的讀書人前天還在大罵滿人殘暴無恥,突然間聽到滿人要開科了。
於是,他們連夜請來理髮師,為他們剃成了「金錢鼠尾」的漂亮髮型,高高興興地進京趕考去了。
而這時,平時躲在深山老林的三千道士,手持寶劍,自備乾糧。
在沒有盔甲和軍事才能的情況下,如飛蛾撲火一般投入到抗清事業中去了。
很多人罵他們愚蠢,而正是這種愚蠢,才是真正的中華之魂,才是我們民族的氣概和精神。
如果人人都很「聰明」,誰來都搖旗吶喊,俯首帖耳、得過且過,那麼整個抗戰都會變成*北,所有人都會變成亡國奴了。
就是因為有太多太多像這三千道士這樣的「傻子」,中華才能矗立五千年而不倒。
·魂斷炮火之下
這三千身穿軟衣,手持短兵器的道士本來是輔助明軍作戰的。
但在大敵當前,本該在前線浴血奮戰的職業軍人卻狼狽逃竄,留下這三千道士孤軍對敵。
即便如此,道士們依然憑藉著自己多年的武藝奮勇殺敵。
在益陽之戰,滄水之役,三千道士聯合各路英雄豪傑揮劍操戈怒砍犯我大明江山之賊。瞬時之間,狗頭亂飛,清軍大震。
但就在這敵我雙方勝敗即將分曉之際,滿人推出了從文官集團手裡買回來的紅夷大炮。
「區區三千青鋒劍,怎抵滿人萬炮齊轟」。
在這種毫無對等性可言的軍事競賽下,三千道士幾乎全軍覆沒。
當僅有的幾個倖存者道士回到山上時,發現他們的道觀已經變成了寺院。「亂世道士,盛世和尚」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到現在我都不懂。
有人說,三千道士的死,是明朝最後一點道義和骨氣。
而作為寫書的人,不是在清朝當了官,就是做了清朝的順民。這些人,再看看這三千道士的抗清事迹,不免有點面紅耳赤。
他們不能創造歷史,但是他們的筆可以書寫歷史。請問讀者,什麼叫歷史?什麼叫道義?什麼叫骨氣?
很赞哦! (1034)
相关文章
- 有骨气的人是怎样的 欧洲最有骨气小国,国家一贫如洗,却依旧顽抗西方,坚持对华友好
- 有骨气的人是怎样的 用屈原的故事说明中国人有骨气(边叙事边议论)
- 有骨气的人是怎样的 明朝最有骨氣的這群人被清軍消滅殆盡,為何至今很多人不知道他們
- 有骨气的人是怎样的 中华民族有骨气的人有那些
- 秦始皇事迹及评价 中国历代有骨气的人及其事迹有哪些急用
- 有骨气的人是怎样的 他與魯迅一樣很有骨氣,但魯迅卻貶低他,他又主動疏遠郭沫若
- 有骨气的人是怎样的 古代最有骨气的王朝,从未有过割地赔款
- 有骨气的人是怎样的 清朝最有骨气的状元,宁死都不为日本人办事
- 中国陆地邻国 有骨气值得尊重的难民:全国都难民,邻国腾出一个「 ”巴林”给他们
- 有骨气的人是怎样的 明末最有骨气的大臣,对皇太极不拜不跪,皇太极却给他极高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