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爷爷 溥仪的父亲随口说出的三个字 竟预示了大清亡国

火烧 2021-12-25 22:07:01 1105
溥仪的父亲随口说出的三个字 竟预示了大清亡国 核心:年纪幼小尚未懂事的大清王朝幼主,也就是中国末代皇帝的溥仪稀里糊涂的被扶上了皇位,径直走向帝王宝座上的溥仪,而身为监国摄政王的载沣面对着儿子的啼哭吵闹

溥仪的父亲随口说出的三个字 竟预示了大清亡国  

核心:年纪幼小尚未懂事的大清王朝幼主,也就是中国末代皇帝的溥仪稀里糊涂的被扶上了皇位,径直走向帝王宝座上的溥仪,而身为监国摄政王的载沣面对着儿子的啼哭吵闹,只得抱起溥仪安慰道:“快完了,就快完了”。而这句话则一语成谶,暗示了清王朝最终的结局。

清朝最后一位摄政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载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这位摄政王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色彩,而其性格特点也成为了人们广为议论的话题。

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爷爷 溥仪的父亲随口说出的三个字 竟预示了大清亡国

清朝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

在幼年时的溥仪看来,自己的父亲无疑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主,无事一身轻,快活小神仙是他一生的追求,在其著作《我的前半生》中,载沣每次见到溥仪总是紧张的要命,甚至还有些结巴,但是在外国人看来,载沣无疑是大清国最有能力的外交官之一,这一点在其出使德国所受到的高度礼遇就可以看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毁誉参半的末代摄政王在溥仪登基大典上的一句话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笑柄,也成为了清朝灭亡的一种无形的信号,那么他究竟在登基大典上说了什么呢?

1906年,清王朝的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相继逝世,而接下来掌握朝廷命运的帝国最高统治者却变成了不满三岁的溥仪和年轻的摄政王载沣,在1906年的皇帝登基大典上,不知世事的溥仪稀里糊涂的就被扶上了皇位,当然,他除了对斗蛐蛐,看蚂蚁打架感兴趣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在他的考虑范畴之内,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登基大典上上演了一幕十分搞笑的一幕。

当礼仪官引导皇帝和摄政王接受文武百官的叩拜及其他一切繁琐的程序之后,溥仪被摄政王安安稳稳的抱到了宝座上,但是就在这时,溥仪被突如其来的奏乐声吓到了,紧接着便啼哭不止,而身为摄政王的载沣面对着儿子的哭闹,显得手足无措,就在文武百官齐刷刷的大眼瞪小眼之际,载沣也顾不得什么君臣礼仪了,径直走向宝座上的溥仪,抱起溥仪安慰道:“快完了,快完了”。

典礼结束以后,文武百官窃窃私语说这不是个好兆头。果不其然,三年以后,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

末代皇帝溥仪的登基大典

也许当时的载沣说完这两句话之后也觉得有些不妥,但是为时已晚,在大殿之上等着典礼继续进行的文武百官已经在下面议论纷纷,而这句话也暗示了清王朝最终的命运,果真快完了。

“我感到拖沓、沉闷,”溥仪写道,“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早超过了我的耐性限度。我父亲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却挣扎着哭喊:‘我不挨这个。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我的哭喊也越来越响。我的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他说这话意在安慰我,却给文武百官留下了惨淡的印象,他们把这看作是不祥之兆。”

载沣似乎就是上天派给革命党的礼物,他上任三年表面上励精图治,推行了很多政策,但这些政策在后世看来,却无一不是为清王朝的覆灭所埋下的伏笔。但如果仅仅用“败家子”来形容载沣,恐怕也不合适。他虽是一个标准的太子党,但他的上位,也并不是完全因为他出身于当时清王朝第一家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