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部落图腾 中国古代一个部落大概有多少人?
中国古代一个部落大概有多少人?
中国古代一个部落大概有多少人?
部落有大有小,你提的中国古代这年代范围也太宽了。
一个部落大概百十人到一两千人。
中国古代一个郡的兵力大概有多少
中国古代一个郡的兵力大概在2-3万人。
中国的郡出现于战国时期,隋朝废除,在武则天时期短暂出现。管辖范围是几个县,级别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一级。在汉武帝又在郡上面设立州一级,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省。在这里以汉代(包括西汉、东汉)举例。汉代的鼎盛时期也就是汉武帝至汉宣帝时期,全国人口也不过五千多万,全国有最多是设立了四十多个郡,平均下来每个郡也只有100多万的人口,这样每个郡能够服兵役的青壮年也就十万左右,在除去劳动力与病残不适合服兵役的人数,这样每个郡也就只能征召2-3万的兵力。建元三年,汉武帝发会稽郡兵救援东欧国,动用了全郡的兵力也就2万人。在东汉末的董卓之乱,关东十八路诸侯征讨,大部分都是诸侯都是一郡的太守,如勃海太守袁绍、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等,他们带了了一个郡的兵力。当然郡有大小、管辖人口也有多寡,一般而言中国古代一个郡的兵力在2-3万人。
古代一支商队大概有多少人
想写小说吗?自己编吧
假定商队的货物,行李,总重量是十万斤。假定一车可以拉一千斤,就得100辆车。
100辆车得有200车夫
加上保镖,杂役,总人数不会少于300人
古代一个大城市大概有多少人?
不但时期、地点的原因不一样,而且划分的标准也有很大的区别:
简要说下,最古老的西亚、雅典(可能包括印度)等城邦的居民是几千到数万--人口太多就会造成土地过载--那些文明是传说中泥土文明,就是大量使用泥土制品的文明--包括房子,日用陶具,甚至书写也用泥版。
到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220年,城市分化明显。中国的大城市一般2-10万人,不过要说明的是,当时是“井田制度”,没有村落的概念,所以这个人口数目应该是城市所能覆盖的地方人口数目,也就是城乡加起来。单论城市的话大概几千人的常住人口的样子--根据《周礼 考工记》的记载,一座标准城市大概25平方公里。
秦之后,实行郡县制度,废除了“井田”,就是说百姓可以迁徙,城市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大城市。汉朝的记载是汉后期一座城市大概有户籍人口十万左右--这个数字值得商榷(户籍不包括奴隶什么的),而且这个也是城乡一共。按正常城乡1:10的考虑,就是说当时至少有40几座人口过万的城市。而单独的京畿三城可能像现在的直辖市一样,就是说大城市超过十万以上的人口规模。
汉之后战乱连年,从史料分析,一般城市是5万人口左右--灭城一般都抓这么多奴隶。
隋唐城市发展很快,很多大城市人口超过20万,据说唐长安的人口超过50万。
明清离现在很近了,尤其是清朝,清末全国总人口3亿多。而城市规模也大多形成--例如北京、南京等城市。至于明朝,根据明末的战乱考量--什么扬州三日什么的,城市人口大概50万以上。
具体的研究资料很多,例如 城市史纲 之类的很专业。
中国古代一共有多少人被称为草圣
草圣张旭
就1人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苏州人曾任常熟县尉。唐代大书法家。以草书而闻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诏书一到洛阳城,顿时轰动了那些饱学之士。他们纷纷向张旭道喜,庆贺他以卓绝的努力夺得了最高奖誉。张旭作揖一一致谢,并设宴款待洛阳名流。席上,有人提议张旭谈谈草书到“绝”的秘诀,张旭推辞不过,谦虚的说:“各位见笑了,我自知浅陋,皇上奖掖,收之有愧。说到秘诀,无非在‘用心’两字。”
参考资料::phoenixtv./phoenixtv/73198887107559424/20050801/600123_7.s
铁木真时代一个部落有多少人
军队一万左右吧。就算中等大的部落,大的两万差不多了,按比例大的部落比如克烈之类的应该十多万吧人口,纯属个人判断,觉得应该差不多吧
中国古代大概有多少首诗词?
据《全唐诗》不完全统计,唐诗作品存世约五万五千七百三十首。据《全宋词》,宋词留世词作约 20000首。
这些只是当时以及后人编录的数目,里面都是诗词精华之作,尚有大量遗珠。可想而知,历史天空中诗词总数应如我们现在头顶的苍穹一样--繁星无数。
中国CFA大概有多少人
无论前天进行的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注册金融分析师)考试是难是易,如果你是在亚洲考的话,那你已经是多数派了。CFA协会(CFA Institute)的最新数据显示,亚太区继续占据全球考生数量最多的头把交椅。而在亚太区内,又以中国考生为最多,共有29689名中国考生报考了2015年的考试,同比增长16%。事实上,这个数字在全球也能排到第二,仅次于美国。
其实这个增长不是一两年了。过去十年来,CFA考试在中国的报名人数一直持续高增长,这和国内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接相关。要知道,CFA课程教的是与投资相关的专业技能,而且是一种非常系统、完整的学习,这一点目前不光在国内,哪怕在国际上,也还没有比它更好的替代品。国内的金融行业现在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而这些人才需要系统的、专业的、权威的培训,CFA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然而许多中国学生面对CFA、MBA或者金融硕士(Master in Finance)这几种证书,不知道该选哪个好,我觉得这几种资格是很不一样的。金融硕士和MBA都是学位教育,而CFA本质上是一种不在学校里进行的个人学习,时间上也比较灵活,很适合一些在职的从业人员,尤其是那些工作了两三年的年轻人,能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进修CFA课程。而如果要去读个MBA这样的学位课程,可能就是个非常大的决定了。
然而很多人觉得多数中国考生只选择考CFA一级,而不去考二级三级。其实大家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考二级的人少。但考二级的人数总体上肯定会少,因为每级的通过率都摆在那儿,不可能所有人都通过,都去考二级。这是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不是中国才存在的现象。

上海共有277人获得CFA证书,占全国的41.28%;上海的CFA持证人总数也因此达到1421人,占